人類進食最好要合乎大自然運轉及人體生理的規(guī)律,依“三因制宜”的原則即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還有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來選擇及烹飪食物,例如: 1.依時令、季節(jié)挑食物吃。如在夏天要少吃溫熱性食物,在冬天要少進食寒涼性食物。所以燉煮的補品、火鍋雖然很好,夏天卻不適宜,吃了容易上火。早上是一天的開始,人體生理功能剛開始旺盛,不要吃寒涼性食物來鎮(zhèn)靜機體;反之,晚上是一天的結束,人體生理功能已經舒緩,不要吃溫熱性食物來興奮機體。 2.依地域來選擇食物吃。如住在炎熱地方要少吃溫熱性食物,住在寒冷地區(qū)要少進食寒涼性食物。 3.寒性體質的人要多選擇溫熱性食物吃,而熱性體質的人要多選擇寒涼性食物吃:寒癥的病人要少吃寒涼性食物,熱癥的病人則要少吃溫熱性食物。 4.吃東西及煮菜時能稍微注意一下菜色的冷熱平衡會更理想。例如在烹煮寒涼性食物時使用溫熱性的醋、姜、九層塔等香辛料來搭配就很好。吃火鍋時放豆腐、白菜、粉絲不但可使湯汁更鮮美,還可利用這些性寒的食物來消退吃火鍋引起的上火,吃完火鍋后挑些寒涼的水果,如梨子、西瓜來吃也很有幫助。其實媽媽們每天煮冬瓜湯時放姜絲、泡菜及腌黃瓜時加辣椒、豆?jié){配燒餅油條、煮冬瓜茶加紅糖等都是很好的冷熱搭配調和的典范。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