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介紹
第1章 Java程序設計概述
1.1 Java與程序
1.1.1 概述
1.1.2 Java的發(fā)展
1.2 Java語言的特點
1.3 Java程序介紹
1.3.1 Java虛擬機
1.3.2 Java開發(fā)工具
1.3.3 SDK目錄結構
1.3.4 Java 2開發(fā)工具簡介
1.3.5 Java的API類庫與API文檔
1.3.6 Java程序結構
1.3.7 最簡單的Java程序
1.4 Java程序的開發(fā)過程
1.4.1 編輯源程序
1.4.2 編譯源程序
1.4.3 運行Java程序
1.4.4 編寫第一個Applet
1.5 Java資源的獲取與安裝
1.5.1 下載SDK
1.5.2 安裝SDK
1.5.3 設置SDK的操作環(huán)境
1.6 Eclipse簡介
1.6.1 Ecligse環(huán)境界面
1.6.2 Java開發(fā)環(huán)境(JDE)
1.7 本章概要
1.8 課后練習
第2章 Java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1 數據類型與標識符
2.1.1 數據類型
2.1.2 標識符
2.2 常量
2.2.1 整型常量值
2.2.2 實型常量值
2.2.3 字符型和字符串常量值
2.2.4 布爾型常量值
2.2.5 常量的定義和使用
2.3 變量
2.3.1 變量概述
2.3.2 變量的定義及賦值
2.3.3 變量的作用域
2.3.4 變量的默認值
2.4 運算符與表達式
2.4.1 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
2.4.2 算術運算符與算術表達式
2.4.3 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
2.4.4 邏輯運算符與邏輯表達式
2.4.5 復合賦值運算符
2.4.6 其他運算符
2.4, 7 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與結合性
2.5 數據類型的轉換
2.6 本章概要
2.7 課后練習
第3章 Java的結構化程序設計
3.1 順序結構及基本語句
3.1.1 賦值語句
3.1.2 輸入語句
3.2 選擇結構語句
3.2.1 if語句
3.2.2 if-else語句
3.2.3 if-else if語句
3.2.4 if語句的嵌套
3.2.5 switch語句
3.3 循環(huán)結構語句
3.3.1 for循環(huán)語句
3.3.2 while循環(huán)結構語句
3.3.3 do while循環(huán)結構語句
3.3.4 循環(huán)結構語句的嵌套
3.4 轉移語句
3.4.1 break語句
3.4.2 continue語句
3.5 數組
3.5.1 一維數組的聲明與引用
3.5.2 數組的賦值
3.5.3 一維數組程序舉例
3.5.4 二維數組的聲明及引用
3.5.5 數組的復制
3.5.6 字符串處理
3.6 方法
3.6.1 Java的程序模塊化
3.6.2 方法的定義及調用
3.6.3 參數的傳遞
3.6.4 作用域
3.6.5 return語句
3.6.6 方法的嵌套調用
3.6.7 遞歸
3.7 本章概要
3.8 課后練習
第4章 Java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4.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概述
4.1.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目的
4.1.2 類和對象
4.1.3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核心技術
4.1.4 Java的面向對象技術
4.2 類的創(chuàng)建
4.2.1 類的聲明格式
4.2.2 成員變量
4.2.3 成員方法
4.3 對象的創(chuàng)建和使用
4.3.1 創(chuàng)建對象
4.3.2 構造方法和對象的初始化
4.3.3 對象的使用
4.3.4 對象的銷毀
4.4 類的封裝
4.4.1 封裝的目的
4.4.2 訪問權限的設置
4.4.3 類成員(靜態(tài)成員)
4.5 類的繼承
4.5.1 繼承的基本概念
4.5.2 子類的創(chuàng)建
4.5.3 null. this. super對象運算符
4.5.4 最終類和抽象類
4.6 類的多態(tài)性
4.6.1 方法的重載
4.6.2 方法的覆蓋
4.6.3 前期綁定和后期綁定
4.7 接口
4.7.1 接口的聲明
4.7.2 接口的實現
4.8 包..
4.8.1 Java的類和包
4.8.2 引用Java定義的包
4.8.3 自定義包
4.8.4 包和訪問權限
4.9 本章概要
4.10 課后練習
第5章 Java的圖形用戶界面
5.1 Applet概述
5.1.1 一個簡單的Applet例子
5.1.2 Applet的安全模型
5.1.3 java.applet.Applet類與其他類的關系
5.1.4 Applet的生命期
5.2 java.awt與圖形用戶界面
5.2.1 標簽和文本域
5.2.2 Java中的事件處理機制
5.2.3 按鈕
5.2.4 布局
5.2.5 面板
5.2.6 文本區(qū)域
5.2.7 復選框和單選鈕
5.2.8 下拉列表
5.2.9 列表
5.2.10 窗口與菜單
5.2.11 對話框
5.3 swing
5.3.1 swing的優(yōu)點
5.3.2 swing類的繼承關系
5.3.3 swing中的容器
5.3.4 swing中的常用組件
5.3.5 綜述swing中的事件
5.4 二維圖形設計
5, 4.1 二維圖形的坐標系統(tǒng)
5.4.2 字體
5.4.3 顏色
5.4.4 繪圖
5.5 本章概要
5.6 課后練習
第6章 Java的異常處理
6.1 異常和異常對象
6.2 異常的捕獲與處理
6.3 try語句的嵌套
6.4 throw語句
6.5 throws語句
6.6 使用異常處理的準則
6.7 本章概要
6.8 課后練習
第7章 Java的多線程程序設計
7.1 線程的概念
7.1.1 進程和線程
7.1.2 線程和多任務
7.1.3 Java對多線程的支持
7.2 線程的創(chuàng)建
7.2.1 Runnable接口
7.2.2 Thread類
7.2.3 創(chuàng)建線程的方法
7.3 線程的狀態(tài)與控制
7.3.1 線程的狀態(tài)
7.3.2 對線程狀態(tài)的控制
7.4 線程的優(yōu)先級和調度
7.4.1 線程的優(yōu)先級
7.4.2 線程的調度
7.5 線程組
7.5.1 線程組
7.5.2 ThreadGroup類
7.6 線程的同步
7.6.1 線程的同步機制
7.6.2 共享數據的互斥鎖定
7.6.3 數據傳送時的同步控制
7.6.4 死鎖
7.7 本章概要
7.8 課后練習
第8章 Java的輸入輸出流
8.1 流的基本概念
8.1.1 數據流
8.1.2 Java的標準輸人輸出
8.1.3 java.io包中的數據流
8.2 字節(jié)流和順序文件的讀寫
8.2.1 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類
8.2.2 文件字節(jié)輸入輸出流
8.2.3 創(chuàng)建文件輸入輸出流對象并打開文件
8.2.4 對文件進行讀寫的方法
8.2.5 字節(jié)文件流的關閉
8.3 字符流
8.3.1 Reader和Writer類
8.3.2 字符文件流FileReader和FileWriter類
8.3.3 創(chuàng)建字符流文件對象并打開文件
8.3.4 字符文件流的讀寫
8.3.5 字符文件流的關閉
8.3.6 字符緩沖流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
8.4 文件類
8.4.1 文件類File
8.4.2 File類的方法
8.4.3 文件過濾
8.5 文件的隨機讀寫
8.5.1 RandomAccessFile類
8.5.2 RandomAccessFile的構造方法
8.5.3 RandomAccessFile的方法
8.6 本章概要
8.7 課后練習
第9章 Java的網絡應用
9.1 網絡的基本概念
9.1.1 IP地址和端口號
9.1.2 URL
9.1.3 TCP與UDP
9.1.4 Socket
9.2 URL的使用
9.2.1 使用URL的方法
9.2.2 應用舉例
9.3 Socket的應用
9.3.1 TCP套接字通信基本步驟
9.3.2 服務器端程序設計舉例
9.3.3 客戶端程序設計舉例
9.4 網絡安全管理
9.4.1 Java的安全特性
9.4.2 緩存溢出
9.4.3 競爭狀態(tài)
9.4.4 建立安全性策略
9.4.5 安全基本原則
9.5 本章概要
9.6 課后練習
第10章 Java的多媒體應用
10.1 圖像顯示
10.2 動畫設計
10.3 聲音播放
10.4 本章概要
10.5 課后練習
附錄1 部分參考答案
附錄2 上海市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Java程序設計》考試大綱
附錄3 2005年上海市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試卷(二級)——《Java程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