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同行團隊的形成,最根本的前提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團隊成員走到一起來的首要條件。所以,我們說,同志者同行。誠然,大家都知道,大干世界,眾生蕓蕓。人與人之間,不僅價值觀千差萬別,而且具體情況的差異也決定了個人利益是千人千種。但是,盡管大家可能各自心懷鬼胎,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的,但這些因個人利益和目的的差別而本來各奔東西的人們,總是會在一個統(tǒng)一的目標下走到一起來的。但是,要組建一個真正的團隊,談何容易。你別看那些公司企業(yè),把工作分工之后,團隊因生產、經營單位就會自然形成了。那是太簡單了。但,那些團隊是否真正發(fā)揮了團隊的作用了?是否確實體現了團隊的機制?就很難說了。古往今來,成就大事的,沒有一個人單槍匹馬就能夠實現的。你的事業(yè)目標與你的團隊的規(guī)模往往是成正比的。在白手起家的最初階段,也許幾個好朋友就足夠了,就像比爾·蓋茨和他的團隊。但要想安定天下,就只有團結起最廣大的力量才可以,毛主席就是這樣做的。但是,不論人數多少,只有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團隊才能最終取得成功。有一份共同目標,就有一段團隊的緣分。有十份的共同目標,就能夠建立一個同生共死的團隊。三國里的團隊故事很多,我們不妨找個案例看看。呂布參加過許多團隊,但都是非常短暫的。因為,他和丁原的父子關系,不過是“出于無奈”,一見赤兔馬、金珠寶貝就反戈一擊了;他和董卓的父子關系,因一貂蟬而反目成仇;他和王允的翁婿關系,也因一貂蟬而推心置腹。所以,等到曹操有機會吸收他做團隊成員的時候,就不能不懷疑,呂布其人是否對于團隊目標基本不怎么考慮,凈考慮自身的感受了。一旦更大的誘惑出現,那他不僅會離開團隊,還會把團隊搞個亂七八糟。以呂布三國頭號武將的勇力,他要從內部造反,恐怕就是毀滅性的。所以,當劉備提醒曹操“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之后,曹操只好忍痛縊了呂布。其實,曹操忘記了,當時已經沒有人能在御將本領上超過曹操他本人了。同志同行,對于團隊的組織者來說,是天經地義;對于團隊的成員來說,是至情至理。對于那些尋找團隊的人來說,卻不免困惑。因為,現實中的求職者們,在找工作的季節(jié)里,總是像在茫茫大海中找一棵救命稻草般忙忙碌碌。一天找?guī)讉€、十幾個單位,和幾百、幾千個對手競爭,如何向一個團隊表明自己就是他想要的新成員,的確是一個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真誠地表達自己對集體利益的尊重和追求。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