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小說
外國小說
背德者(全譯插圖本)
背德者(全譯插圖本)
定 價:
¥9.00
作 者:
(法)紀德 著;桂裕芳,等 譯
出版社:
中國戲劇出版社
叢編項:
名家名譯世界文學名著文庫
標 簽:
法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9.00)
當當網(wǎng) (¥6.80)
中國圖書網(wǎng) (¥8.60)
ISBN:
9787104022626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作家紀德的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小說,記述一名違背傳統(tǒng)習俗、企圖遵循他個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爾偕其妻瑪絲琳娜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結核,瑪絲琳娜照顧他時,發(fā)現(xiàn)他對她并沒有愛情且具有同性戀傾向。返回法國后,米歇爾遇見超乎道德的梅納爾克,后者勸他忘掉過去,盡情享受肉欲。不久瑪絲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爾決定放縱自己的欲望。宣揚了紀德所主張的一種背德主義,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和敏銳的心理洞察力表現(xiàn)了人類的問題和處境。本書是法國作家紀德三部長篇小說《梵蒂岡的地窖》、《窄門》、《背德者》的合集。紀德在作品中探討了生命本質的不定性、泯滅人性的紅塵之中如何追尋生命價值與生活方式,以及社會規(guī)范與渴望自由的沖突等諸多新的社會問題,批判了當時西方社會的為傳統(tǒng)禁忌和教條所蒙蔽而僵化的道德觀。作品打破了19世紀傳統(tǒng)的小說模式,風格明凈清純,心理刻畫入微,以法國古典文學的完美形式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復雜思想感情,為傳統(tǒng)的小說模式重鑄了新典范。
作者簡介
紀德(1869—1951),法國作家。生于巴黎一個富有資產(chǎn)階級家庭。10歲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并給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歲時愛上舅父的女兒瑪?shù)氯R娜,1895年同瑪?shù)氯R娜結婚。1893—1895年,他兩次游歷北非,身心發(fā)生巨大變化。英國作家王爾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態(tài)度對他影響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義,開始追求同性戀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紀德人生的又一轉折點,此后發(fā)表的《剛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眾對殖民主義罪行的注意。紀德一生著述豐富,代表作有小說《背德者》、《梵蒂岡的地窖》、《窄門》、《偽幣制造者》等,此外,紀德還寫了不少雜文、文學評論等。紀德一生思想比較復雜,他曾參加反法西斯運動并宣稱信仰共產(chǎn)主義,但訪蘇之后,又對共產(chǎn)主義表示懷疑。二次大戰(zhàn)期間,他潛心于古典文學研究,戰(zhàn)后發(fā)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總結。1947年,紀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51年,紀德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圖書目錄
梵蒂岡的地窖
第一卷 昂蒂姆·阿爾芒-杜布瓦
第二卷 朱里斯·德·巴拉利烏
第三卷 阿梅代·弗勒里蘇瓦
第四卷 蜈蚣
第五卷 拉夫卡迪奧
窄門
背德者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部
本目錄推薦
01
熊鎮(zhèn)三部曲
01
熊鎮(zhèn)三部曲
02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02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03
祭壇之蝎
03
祭壇之蝎
04
毀滅的時代
04
毀滅的時代
05
田完交響曲
05
田完交響曲
06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06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07
夢想家彼得
07
夢想家彼得
08
在輪下
08
在輪下
09
波河故事漫游
09
波河故事漫游
10
雪國
10
雪國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