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小傳周恩來,原籍浙江省紹興縣,1898年誕生于江蘇省淮安縣。1911年進入沈陽東關模范學堂上小學,1913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17年中學畢業(yè)后去日本求學。1919年回國后,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到1924年,他曾到英國、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并在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工作。1924年回國后,他先后擔任中共兩廣區(qū)委員會委員長、兼軍事部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1926年,他到上海黨中央工作,接著擔任中共江浙區(qū)軍事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他是1927年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主要領導人。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叛變革命以后,為了挽救革命,周恩來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擔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1928年他在上海堅持黨的地下革命工作,擔任過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等職務。1931年12月,他進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后,擔任中央蘇區(qū)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遵義會議后,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他繼續(xù)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參與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組織領導工作。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fā)生,周恩來同志作為我黨的全權代表,堅決執(zhí)行毛主席的方針,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實現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和發(fā)展??谷諔?zhàn)爭時期,他任黨中央的代表和南方局書記,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并領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我黨的組織工作。1945年,抗戰(zhàn)勝利以后,他跟隨毛主席在重慶同國民黨談判。以后,他繼續(xù)率領中共代表團在重慶和南京同美蔣反動派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1946年11月和談破裂,周恩來回到延安。他跟隨毛主席留在陜北,繼續(xù)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兼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長,協助毛主席組織和指揮解放戰(zhàn)爭,同時指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人民運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周恩來同志一直擔任政府總理,兼任過外交部長,擔任過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主席。周恩來同志從黨的五大以后,被選為歷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1927年“八七”中央會議上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從黨的六大以后被選為歷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他還被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同志于1972年患癌癥以后,一直堅持工作,同疾病作了頑強的斗爭。1976年1月8日9時57分,周恩來同志與世長辭,終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