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修訂本)

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修訂本)

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修訂本)

定 價:¥9.30

作 者: 蔣紹椿/等 編輯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全國高等師范??茖W校教材
標 簽: 歷史文明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1712993 出版時間: 1998-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1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教材自1989年出版以來,已有4年。這次經出版社同意,決定作一次較大的修改。這主要是由于黨的“十四大”召開后,有許多新的精神需要貫徹,大家在使用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需要總結,學術界又有不少成果需要吸取。在修改過程中,我們堅持以黨的“十四大”精神為指導,以胡繩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所著《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為藍本,簡化了歷史事件具體過程的一般敘述,強化了理論色彩,突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及其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并以全書主線和各章重點作出取含,調’整內容與結構,使整個教材形成較為完整的嚴密的體系。為使教材更加簡明扼要,以利于教師在使用過程中作更多的發(fā)揮,全書由原來的40萬字壓縮為26萬字。在文字上也增強了精確性、可讀性與邏輯性。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修訂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序
   導言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時期
    (1919年5月—1923年5月)
    第一節(jié)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其特點
    二、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第二節(jié) 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中國無產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開展
    二、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第三節(jié) 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
    一、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三、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四、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章 第一次大革命時期
    (1923年6月一1927年7月)
    第一節(jié)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一、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三、國共合作建立后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第二節(jié) 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一、大革命高潮的興起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三、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國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敗
    一、帝國主義加緊干涉中國革命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二、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嚴重危害
    三、“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大革命的失敗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
    第一節(jié) 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奪取政權新道路的開辟
    一、國民黨新軍閥的反動統治
    二、舉行武裝起義,創(chuàng)建工農紅軍
    三、開創(chuàng)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四、毛澤東關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第二節(jié) 抗日民主運動的興起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一、“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民主運動的興起
    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與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三、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第三節(jié) 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而斗爭
    一、華北事變后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
    二、瓦窯堡會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工作的展開
    三、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和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1937年7月一1945年8月)
    第一節(jié) 全民族抗戰(zhàn)的實現
    一、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戰(zhàn)略部署及其殘暴統治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全民族抗日高潮的興起
    三、全面抗戰(zhàn)路線、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方針和統一戰(zhàn)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四、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開展和抗日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
    第二節(jié) 堅持抗戰(zhàn)、團結、進步
    一、相持階段到來后國內階級關系的重大變化
    二、敵后游擊戰(zhàn)爭和抗日根據地的發(fā)展
    三、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克服抗日戰(zhàn)爭的嚴重困難
    一、解放區(qū)的嚴重困難局面
    二、敵后軍民艱苦的反“掃蕩”斗爭
    三、整風運動
    四、大生產運動
    第四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
    一、解放區(qū)軍民的局部反攻
    二、國民黨統治區(qū)的民主運動
    三、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四、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和歷史地位
   第五章 全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第一節(jié) 黨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
    一、國民黨反動派獨裁、內戰(zhàn)、賣國的基本政策和反革命的兩手策略
    二、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方針和重慶談判
    三、解放區(qū)軍民積極準備自衛(wèi)戰(zhàn)爭
    第二節(jié) 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
    一、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轉入戰(zhàn)略進攻
    二、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運動
    三、人民大革命第二條戰(zhàn)線的形成
    四、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鞏固和擴大
    第三節(jié)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一、偉大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
    二、粉碎國民黨的和平陰謀,人民解放軍向全國勝利進軍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六章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1949年10月—1956年9月)
    第一節(jié) 鞏固人民政權和恢復國民經濟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形勢和黨的任務
    二、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和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建立
    三、穩(wěn)定物價和全國財經工作的統一
    四、建國初期的奮斗目標和策略方針
    五、抗美援朝戰(zhàn)爭、土地制度改革和其它社會改革
    六、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
    第二節(jié)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一、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三、黨為增強團結的斗爭
    四、我國外交戰(zhàn)線上的偉大勝利
    第三節(jié) 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四、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意義
   第七章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1956年9月——1966年4月)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開始
    一、黨的“八大”和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二、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三、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四、1957年的經濟工作是建國以來最好的年份之一
    第二節(jié) 黨在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上的失誤和糾正“左”傾錯誤中的曲折
    一、“左”傾錯誤的泛濫
    二、黨中央和毛澤東糾正已覺察到的“左”傾錯誤
    三、糾正“左”傾錯誤進程的中斷
    第三節(jié) 國民經濟的調整和發(fā)展
    一、在調整政策、戰(zhàn)勝困難中進一步探索
    二、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左”傾錯誤的發(fā)展
    三、國民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一節(jié)“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fā)動
    一、“文化大革命”的發(fā)動
    二、全面內亂和二月抗爭
    三、“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的合法化
    第二節(jié) 林彪集團的覆滅和糾正“左”傾錯誤努力的受挫
    一、貫徹“左”傾方針的“斗、批、改”
    二、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三、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及其受挫
    第三節(jié) 江青集團的覆滅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一、“四人幫”組閣陰謀的破產
    二、1975年的全面整頓及其反復
    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
    四、正確認識“文化大革命”的歷史
   第九章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76年10月一一
    第一節(jié) 揭批“四人幫”,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
    二、糾正“左”傾錯誤遇到嚴重阻礙
    三、國民經濟的初步恢復與經濟建設的新失誤
    四、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第二節(jié)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路線的重新確立和工作重心的轉移
    二、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三、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
    一、全國大好形勢的繼續(xù)發(fā)展
    二、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綱領的制定
    三、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歷史性的新成就
    四、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基本路線的制定
    第四節(jié) 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繼續(xù)前進
    一、治理經濟環(huán)境,整頓經濟秩序
    二、加強黨的領導,保持社會安定
    三、發(fā)展國民經濟方針政策的制定
    四、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概括
   結束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