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中國文學作品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

定 價:¥25.00

作 者: 童慶炳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標 簽: 現(xiàn)代文學 文學理論 文學研究 中國

ISBN: 9787301098233 出版時間: 2005-1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2開 頁數: 273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重大課題“中國文學理論的現(xiàn)代生成”的一個子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進入一個學科的歷史語境,探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生成中的價值取向問題;通過對現(xiàn)代文論歷史的描述,揭示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翼,在價值取向上遠離古典、追求現(xiàn)代的過程描述了中國現(xiàn)代新文學在功利——審美——真實三者之間所產生的緊張與調適;以及隨著時代的變化,三者在秩序、要求與分量上發(fā)生的變化。

作者簡介

  童慶炳,福建人,1936年生。著名文學理論家。北師大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導。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詩學、文藝心理學、文學文體學、美學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學概論》上下卷(1984)、《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1989)《藝術創(chuàng)作與審美心理》(1990)、《中國古代詩學與美學》(1992)、《文體與文體的創(chuàng)造》(1993)、《文學審美特征論》(2000)、《文學活動的審美維度》(2001)、《童慶炳文學五說》(2001)、《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意義》(2001)、《維納斯的腰帶——創(chuàng)作美學》(2001),《現(xiàn)代學術視野中的中華古代文論》(2002)、《現(xiàn)代詩學問題十講》(2005)。主編的著作有《文學理論教程》、《中西比較詩學體系》和《現(xiàn)代心理美學》等。

圖書目錄

《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總序
導言
緒論 中國文學理論的現(xiàn)代性轉型
一 文學觀念的轉變
二 文體觀念的轉變
三 批判意識的勃興
四 文論話語的轉型
五 文學價值觀的轉型
第一章 梁啟超:求“真”與向“美”的矛盾與調適
一 “三界革命”的歷史語境
二 前期政治參與期:重塑真、善的內容
三 后期學術期:對美、真與善的調適
第二章 王國維:“真”“美”合一及“善”的意向性
 一 審美視角文論:中國式的“為藝術而藝術”觀的提出
 二 境界之“真”
 三 “善”的意向性
第三章 章太炎:“以復古為革新”文論及其真善美訴求
 一 理性求真的“文學復古”思路
 二 “便俗致用”的現(xiàn)實關懷
 三 “貴在形容”的詩學追求
第四章 魯迅:真善美的交鋒與糾纏
一 難以言說的“真”
二 誰之善?
三 作為修辭的“美”
第五章 朱光潛的“趣味論”及其真善美三元調適
 一 以審美為核心價值的“趣味論”文藝思想
 二 美與善和真的關系
第六章 毛澤東文藝思想及其價值取向
 一 歷史社會語境的考察
 二 以人民為本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核心
 三 鮮明的讀者意識——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 實踐——毛澤東文藝思想的行動品格
 五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價值取向
第七章 胡風的“主觀戰(zhàn)斗精神”論及其價值取向
 一 在新文學運動中,胡風對兩種傾向提出批評
 二 胡風“主觀精神”論的內涵
 三 “主觀精神”論的價值取向
第八章 周揚的人民文藝論、藝術真實論和形象特征論及其價值追求
 一 文學理論活動的四個階段
 二 人民文藝論——新時代文藝發(fā)展的方向
 三 藝術真實——藝術的最高原則
 四 形象和形象思維——文學的特征與規(guī)律
 五 文藝的善、真、美與教育工具
第九章 “八論”中的真、善和美
 一 “八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 “八論”中的真與善
 三 “八論”中的美學觀念
第十章 新時期文學審美特征論及其價值觀
 一 文學“審美”特征論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二 文學審美特征論的形成
 三 “文學審美反映”論和“文學審美意識形”論的理論特點
四 文學審美特征論的價值觀
 五 結語
第十一章 李澤厚:多元調適審美理論及其價值內涵
第十二章 徐復觀:從價值根源處涌出的真與美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