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急于求成的人,不配做高手。真正的高手,都是那些能夠克服慢的恐懼,一步一步達成人生目標的人。西門吹雪學劍,每天練習拔劍一萬次。他用最慢的方法,成為絕世高手。這是武俠小說中杜撰的故事。達·芬奇學畫,雞蛋這種簡單物體他畫了3年。他用最慢的方法,成為畫壇泰斗。這是歷史書上的真實故事。大器晚成,老子道出了這人世真理:最有價值的事物、最偉大的業(yè)績都是在緩慢中完成。成功的要點,就是克服對慢的恐懼,一點一點地把夢想握在手中。不要幻想金子超過汗水很快到手的東西,其價值令人懷疑:用激素催生的速成豬,既無營養(yǎng)又有害健康;在速成班學會的“半吊子”技術,好看不好用;考試前臨陣磨槍的速成成績,造就的只是高分低能;挑燈夜戰(zhàn)匆匆完工的速成建筑,真的能害死人……盡管生活已經給了我們太多教訓,有些人還是“不信邪”:別人需要“大器晚成”,但我不需要。為什么呢?因為我的智商高,或者說比別人聰明。他們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找到一條捷徑,省略辛苦練習的過程,比別人更快地實現(xiàn)人生目標。他們最后找到的捷徑是賭博、買彩票、做違反規(guī)則的事情。他們的理論依據是: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真正的智者都知道,成功要靠一點點積累,一點點悟。正如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查理·庫金先生所說:“成就偉業(yè)的機會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亞加拉瀑布那樣傾瀉而下,而是緩慢的一點一滴。”更快只能通過更多努力實現(xiàn),希望金子超過汗水的想法,有太多幻想的成分。步行可能比飛行更快為什么有的人不能克服對慢的恐懼呢?他們認為,現(xiàn)在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誰更快實現(xiàn)目標,誰就是勝利者。所以,他們爭分秒搶時間,風風火火趕速度,做什么事都急于求成。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快與慢,取決于諸多因素,速度只是其中之一。做事情干事業(yè)也是這個道理,一味追求速度是沒有用的。為了更快,我們需要花時間選擇方向和方法;需要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慢工出細活”;需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能成大器且歷久不衰的商人,采用的往往是很慢的方法。麥當勞公司在決定是否投資中國時,花了3年時間做市場調查。他們知道,方向正確永遠比跑得快重要。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提出“自來水經營哲學”,追求商品優(yōu)質低價’以達到人人買得起的程度。他知道,決定賺錢快慢的關鍵因素是銷售數量而不是利潤率。我們知道,開一輛無照小車,進不了北京城;騎一輛自行車,卻可能周游世界??炫c慢的結果,不是由速度簡單決定的。導致落后的原因往往不是對手太快,也不是自己太慢,而是因為我們經常停滯不前。所以,前輩智者教導我們: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并且一切順利,步行甚至比飛行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