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長江地貌過程的研究方法、長江及其各河段地貌過程的基本特點等。從水系結構特點以及流域沉積系統(tǒng)的重建,說明長江的多個主要河段在貫通之前,本屬不同的水系,云南石鼓一四川宜賓河段與重慶奉節(jié)一湖北宜昌河段,是通過多次襲奪而溝通,并最終連接上下主要河段而成為長江。上述過程的地質構造基礎是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貴高原的相繼持續(xù)的隆升,主要動力是隨上游地區(qū)升高而增多的匯水與湍急的流水。所以,長江各主要河段的河谷年齡有新老差別,長江貫通之后各主要河段的地貌過程也有重要的差異。與長江三峽河段平行東去的(長江支流)清江,沒有溝通四川盆地古水系,進行著與長江三峽河段貫通之前相似的地貌過程。本書適于自然地理學、地貌學、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減輕災害損失等多方面基礎科學研究與高等院校教學參考,特別有益于岸坡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以及岸坡物質運動與地質災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