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1641─1707),清代畫家。本姓朱,名若極,廣西全州人。法名原濟,字石濤,別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老人、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石濤山水畫名極盛,自成一家,既善借鑒古人之長,又力主“搜盡奇峰打草稿”,注重外師造化。其山水構圖新穎奇異,筆墨雄健縱恣,極富變幻。皴法主要源于董源、巨然、黃公望、王蒙一路,根據(jù)山石自然結構,使用披麻皴、解索皴、云頭皴、荷葉皴、折帶皴,或密或疏,或干或濕,隨機而化。尤喜用濕筆,運墨清健灑脫,以筆墨之相互滲化融和,表現(xiàn)山川蒼茫、朦朧、渾厚之態(tài)。其章法一變古人定格,破空而來,出奇制勝。石濤作畫講究氣勢,于豪放郁勃、宏博奇異的境界之中寓有靜穆的氣氛。山水畫作品傳世很多,代表作有《山水清音圖》、《搜盡奇峰打草稿》、《潑墨山水》、《云山圖》、《海晏河清圖》等。 石濤亦工花果、蘭竹,多用水墨寫意,行筆爽利峻拔,用墨淋漓酣暢,造型豐腴清新?!赌蓤D》、《蕉菊圖》、《梅竹圖》等皆為存世佳作。 石濤精研釋、道、儒三教哲理,亦深究畫理,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為清代重要畫論。石濤與八大山人、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其山水和花鳥畫對揚州八怪及近現(xiàn)代眾多畫家具有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