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女,1962年生于武漢。湖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張秀幼時始學顏書,先后師承著名書法家周華琴、黃亮先生。作品追求清雅古樸、勁秀逸美的個人風格。大小字、真草書齊頭并進,尤精小楷。用筆運轉自如,不墜輕巧;既娟秀舒展,又能去媚柔,且蘊含古趣新意。特別是小楷,秀麗柔婉之外又加一些剛勁明快,并且兼收婉之外又加一些剛勁明快,并且兼收隸意和唐人寫經風骨,具有明清閨秀的流風余韻。作品入選全國等二、三、四、六屆書法篆刻展覽。1985年榮獲“中國綱筆書法大賽”特等獎,出版《繪圖中國歷史三字經》等毛筆、鋼筆書支字帖30余種。從18歲起即為湖北一些名勝古跡題字、書寫碑,其中有黃鶴樓古銅頂碑文,屈原紀念館山門匾額和對聯,武當山門真武帝修行處磨針井崖刻等。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湖北省博物館編篡的《曾侯乙墓編鐘銘文》摹本,全部銘文2800余字,皆由其從出土編鐘實物上精心臨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