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修身的智慧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從點滴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有了過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以克己為人、終身廉潔為根本的立身之道以清正廉明為本,可形成巨大的威勢立言為箴,約束自己注重“官德” 為官者當一心奉公盡守節(jié)操防微杜漸,以求天下之治 二 豁達的智慧不糾纏小節(jié),從大處著眼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可撐船用豁達的行為鋪平成功的道路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一定要寬容寬容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不糾纏小節(jié),從大處著眼顧全大局,對同事抱寬容的態(tài)度心胸博大,寬待冒犯自己的下屬 三 誠信的智慧三思而后言,特別看重“許諾” 真誠是做人的起點,也是人品的極致敢講真話,處理問題光明正大只有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幫助把誠信教育當作人生的必修課三思而后言,特別看重“許諾” 在已經許諾了以后,就努力地去實現(xiàn)它萬一難以實現(xiàn),就及時征得諒解 四 交友的智慧寧取平淡而持久,勿取甜蜜而多變交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消除不正確的擇友動機君子之交以互相砥礪為目的寧取平淡而持久,勿取甜蜜而多變朋友需要長時間地洗煉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一對朋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朋友的隱私守口如瓶根據(jù)彼此地位的變化重新評估相互關系 五 為人處世的智慧很多時候,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謙虛謹慎是一個人建功立業(yè)的前提和基礎為人處世最忌居功自傲,目中無人禮節(jié)儀表同質樸的品格結合才是有教養(yǎng)的人謹慎地對待看起來沒有才能的人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在很多時候是“利于行”的 客觀地認識你自己,量力而行一很多時候,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千萬不能忽略人際交往中的細節(jié)為了立足不妨適當“唬人” 遠離假話,摒除大話在任何情況下都注重別人的面子重視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充分重視和利用老鄉(xiāng)的作用在與他人的協(xié)作中,去實現(xiàn)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 六 用人管人的智慧根據(jù)不同的形勢,采取不同的用人策略不可僅憑一個人的相貌來判斷其能力的大小充分考慮“人之常情”識別忠佞根據(jù)不同的形勢,采取不同的用人策略從長遠出發(fā),在平時盡量善待下屬待人講求的就是一個“誠”字對待不同性格的下屬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把眾人的智慧為己所用 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 七 成功的智慧執(zhí)著向前,爬上最險要的高峰既要有高遠的志向,又要把握住適度的分寸 勤奮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頭地干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專注而執(zhí)著 珍惜我們所遇到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執(zhí)著向前爬上最險要的高峰事業(yè)成功的過程,就是不斷戰(zhàn)勝失敗的過程忍耐更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修養(yǎng)再困難的事都有解決之道· 瞄準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和擁有失敗的自由 成就大事業(yè)者必須具備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 八 把握機遇的智慧對于強者來說,多一種變化就多一個機會在人生旅途中要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機遇,珍惜機遇能否抓住機遇取決于個人努力·· 善于判斷形勢才能掌握良機對于強者來說多一種變化就多一個機會一個善于抓機遇的人,總是善于等待 九 選擇的智慧認清自己的實力,更務實一點要懂得取舍,知道在什么時候停下來不要被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的事所迷惑在有限的人生中做出英明的決斷認清自己的實力,更務實一點只有“忘小”,才能更加明晰地“見大” 追求發(fā)展的空間而不是暫時的利益自己做出選擇,才能減少遺憾 十 思維的智慧善于應變,以智謀取勝思維靈活,才容易捕捉賺錢的機會絕不能墨守成規(guī)、按圖索驥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必須靈活養(yǎng)成自己找辦法的習慣善于應變,以智謀取勝從最簡便的角度上理出頭緒運用謀略,轉移對手的注意力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巧妙設計,了解事情的真相擺脫傳統(tǒng)的思維利用人們的思維定勢 十一 變通的智慧 “以退為進”地達到預期的目的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扭轉不利局面以最小的代價反敗為勝順向行不通就試試逆向當外界情況發(fā)生變化的時候就調整自己的策略 “以退為進”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制造出”急需的東西以解燃眉之急采取曲折的方式突破阻力權力或力量不如計謀 十二 口才的智慧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敏感話題” 高超說話水平是一個人獲得社會認同的捷徑 ·· 把握分寸,機智地說服別人· 用模糊語言給自己留下進退自如的余地·· 采用迂回的策略,避開對手的優(yōu)勢·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敏感話題” ·· 說服別人的關鍵在于把“理”說透· 通過正話反說來達到說服人的目的· 采用正氣凜然、咄咄逼人的說服方式· 被上級批評時做出積極的辯護· 善于尋找對方說話的缺口,并證明自己的觀點把握分寸巧言保護自己的利益· 十三 慎言的智慧應當保持沉默的時候,就堅決不說話可以不開口的就盡可能三緘其口 · 要知道什么可以說,什么不能說- 領導者也要態(tài)度謙虛,謹言慎行應當保持沉默的時候,就堅決不說話沉默寡言也能顯現(xiàn)為人的魅力 · 要忌諱上司的隱私和不光彩歷史· 努力避免在交際中失言不慎失言后極力挽回 十四 看穿人心的智慧全方位地觀察和分析一個人掌握看穿人心的智慧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別人的真實意圖才能避免被動和尷尬從小事和細節(jié)之處了解別人全方位地觀察和分析一個人通過談話的內容和方式來認識他人練就識破騙子的慧眼不管別人怎么說,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通過旁敲側擊的方法,從側面刺探信息 十五 自我保妒的智慧千方百計,避開一切可能的危險要正確預見未來,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不露聲色地把危機消解于無形千方百計,避開一切可能的危險不防人往往就是個致命的錯誤謹防自己喜歡的人和口蜜腹劍的人對待得寸進尺的人要有理有節(jié)不能容忍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人生在世不能沒有骨氣和氣節(jié)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自尊不畏強暴,維護自己的尊嚴在面臨生與死的緊要關頭,不違背良心剛直不阿,傲視權貴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十六 韜晦的策略能夠忍辱負重的人不是懦夫,而是強者自污以求免于殺身之禍使用韜晦之策顯示人生智慧能夠忍辱負重的人不是懦夫而是強者忍得一時之氣換來有利的形勢學會忍耐,取得以柔克剛的效果適時地貶低自己以捧高對方低調做人,以減少別人忌恨和打擊你的可能才華不逞,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 十七 “糊涂”的智慧做人要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要有智慧又不為過于精明所累 做人要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 用“糊涂”的行為達到真實的目的以愚困智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故作遲鈍,以逐步掌握主動權以過量飲酒或裝瘋賣傻的方式逃避 采用“裝作不知道”的辦法化解無禮讓人為上,吃虧是福 十八 方圓和厚黑智慧頭腦靈活,圓滑應變外圓內方是一微妙的、高超的處世藝術智謀要圓通靈活行為要方正不茍為人處世需要一點兒心胸寬、臉皮厚的功夫要懂得收斂,用“厚殼”把自己隱藏起來頭腦靈活圓滑應變不能一味采取寬厚和忍讓的策略處理問題既需要果斷也要善于忍耐采用軟硬兼施、“恩威并濟”的統(tǒng)治權術善于傾聽意見能“屈”能“伸” 十九 婚戀的智慧慎之于始,以確?;橐鲂腋T趹賽壑袦蚀_把握友情與愛情的區(qū)別 一定要努力尋找真正的愛情了解男女對愛情的理解和態(tài)度的差異 外表的美不是一切不求最好平靜地接受所愛的人慎之于始以確?;橐鲂腋劬褪且o對方充分的自由 二十 知足和淡泊的智慧簡樸是真正偉大的人物的標志控制希望金錢越多越好的欲望要謹防因貪婪和大量積累財富招致災禍欲海難填,自我克制要避免因貪小便宜而吃大虧簡樸是真正偉大的人物的標志要適當謙讓,把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把道家的現(xiàn)世主義和儒家的積極觀念調合起來寬容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蘇東坡的《河豚魚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方的河里有一條豚魚,游到一座橋下,撞在橋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過橋柱,反而生起氣來,認為是橋柱撞了自己。它氣得張開嘴,豎起顎旁的鰭,脹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飛過的老鷹看見它,一把抓起來,把它的肚子撕裂。這條豚魚就這樣成了老鷹的食物。蘇東坡就此發(fā)議論說:世止有在不應該發(fā)怒的時候發(fā)怒,結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就像這條河豚魚,“因游而觸物,不知罪己?!辈蝗ジ恼约旱腻e誤,卻“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 ”,真是可悲! 即使別人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也要盡量寬容。在批評別人的時候,也一定要講求適當?shù)姆绞健R话闳苏J為,挨批評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丟面子的事,因為“苦”,受批評者往往要產生抵觸情緒,使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評的負效應。有些人能夠很恰當?shù)匕盐张u的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春風化雨、甜口良藥也治病的效果。 寬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是人與人交往的“ 潤滑劑”。常有一些所謂厄運,只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罷了;而一些所謂的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 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別人心田的冰雪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會顯得愚蠢,大概也會蒼老得快;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為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累累,抑或斷裂。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不忽視功利的環(huán)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同事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別人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別人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頂,會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為“會思想的蘆葦”,因為弱小易變,因而情緒的波動,隨時都在改變對事物的正確了解。人非圣賢,就是圣賢也有一失之時,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別人的失誤? 寬容并不意味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迫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寬容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們。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同事利益發(fā)生沖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愿自己吃一點虧。鄭板橋曾說過:“吃虧是福。”這決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閱歷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清朝時有兩家鄰居因一道墻的歸屬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為大官的親屬張廷玉幫忙。張廷玉沒有出面干涉這件事,只是給家里寫了一封信,力勸家人放棄爭執(zhí),信中有這樣幾句話:“千里求書為道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奔胰寺爮牧怂脑挘従右灿X得很不好意思,兩家終于握手言歡,反而由你死我活的爭執(zhí)變成了真心實意的謙讓。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