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作者曾在甘肅蘭州博物館見到了從武威遺跡出土的漢代的古筆。這只是一支外觀很質樸的筆,木制的筆桿上裝有動物皮毛制的筆頭。這支筆既沒有什么工藝價值,也并未讓我感到它作為一支古筆所應有的美感。不過,筆桿上的刻銘“白馬作”、“史虎作”從未離開過我的腦海。我想,作為刻有筆匠名字的古筆,這兩支應該算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吧!紙和墨作為寫作的載體可以被留存下來,但是用過的筆就會被丟棄掉。我對每個時代的那些執(zhí)著于制作毛筆的筆匠們的追思,成為出版本書的初衷。這次收錄的古筆,我按明、清、民國的順序排列。有文人、筆匠名字的毛筆,大都將其放在那些文人作家們曾活躍過的年代,但是,關于筆匠們的生卒年代,有很多不明之處。即便是在中國記載這些筆匠們的文獻也是少年之甚少。這次,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人們從何時開始將筆匠的名字、制作年號、筆鋒用毛的種類、制作者以及詩文等刻錄在筆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