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3D Studio MAX中文3ds max 7 教程

中文3ds max 7 教程

中文3ds max 7 教程

定 價:¥34.00

作 者: 張建勛 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MAX

ISBN: 9787030163691 出版時間: 2005-1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36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全書以3dsmax7中文版軟件為藍本,以知識要點為線索,結合豐富的實例演練,引導讀者學習3dsmax的各種建模方法、材質(zhì)與貼圖方式、燈光與環(huán)境設置以及動畫創(chuàng)作的技術;精心制作的多媒體教學光盤使你的學習更加輕松,事半功倍。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易懂,知識全面,實例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并配以習題與解答。如果你是入門的三維設計愛好者,本書遞進式的學習方式,將會一步一步地引導你輕松進入夢幻的3dsmax領域,快速掌握三維設計的要領,獨立完成各個階段的設計任務。本書面向初、中級用戶,特別適合用作相關領域培訓班的教材。本書特點:3dsmax7功能解析,引領初學者一步步了解三維技術精要。中文版3dsmax7的應用講解,使讀者更方便學習。結合各主要概念和技術精心編寫實例,做到講解與練習的緊密結合。本書讀者:初中級用戶,環(huán)境藝術設計、工業(yè)設計、裝潢設計與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yè)教材,也可做為相關專業(yè)培訓班輔導用書。漸進式學習體系,超值視頻教學,讓你的學習更輕松。

作者簡介

暫缺《中文3ds max 7 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3ds max 7基礎
第1章 3ds max 7基礎知識
1.1 3ds max應用概述
1.2 中文3ds max 7的安裝
1.2.1 英文3dsmax7的安裝與卸載
1.2.2 中文3ds max 7
1.3 中文3dsmax 7的啟動
1.4 本章小結
1.4.1 經(jīng)驗點撥
1.4.2 習題與解答
第2章 3ds max 7的用戶界面
2.1 用戶界面介紹
2.2 調(diào)整視圖布局
2.2.1 重新定位工具欄
2.2.2 改變視圖的大小
2.2.3 改變視圖的布局
2.3 自定義用戶界面
2.3.1 保存自定義用戶界面
2.3.2 設置自定義用戶界面
2.3.3 載入自定義用戶界面
2.4 本章小結
2.4.1 經(jīng)驗點撥
2.4.2 習題與解答
第3章 3ds max 7的重要概念
3.1 三維視圖的觀察方法
3.1.1 正交視圖
3.1.2 軸側視圖
3.1.3 透視視圖
3.2 3ds max 7的空間坐標系統(tǒng)
3.2.1 坐標系的類型
3.2.2 坐標軸心的使用
3.3 3ds max 7中的參數(shù)化對象
3.3.1 3ds max 7的度量單位設置
3.3.2 3ds max 7的物體顯示方式控制
3.4 本章小結
3.4.1 經(jīng)驗點撥
3.4.2 習題與解答
第4章 3ds max 7基礎操作
4.1 捕捉功能的設置
4.2 設置快捷鍵
4.3 變換對象
4.4 復制對象
4.4.1 變換復制對象
4.4.2 陣列復制對象
4.4.3 鏡像復制對象
4.5 對齊對象
4.6 克隆并對齊對象
4.7 本章小結
4.7.1 經(jīng)驗點撥
4.7.2 習題與解答
第5章 3ds max 7的工作流程
5.1 創(chuàng)建模型
5.2 修改模型
5.3 切換坐標
5.4 恢復操作
5.5 賦予材質(zhì)
5.6 設置動畫
5.7 渲染輸出
5.8 本章小結
5.8.1 經(jīng)驗點撥
5.8.2 習題與解答
第2部分 建模技術
第6章 創(chuàng)建基本二維形體
6.1 二維形體的基本概念
6.2 創(chuàng)建基本二維形體
6.3 創(chuàng)建復合二維形體
6.4 典型示例操作1
6.4.1 示例效果
6.4.2 操作過程
6.5 典型示例操作2
6.5.1 示例效果
6.5.2 操作過程
6.6 本章小結
6.6.1 經(jīng)驗點撥
6.6.2 習題與解答
第7章 創(chuàng)建基本三維模型
7.1 創(chuàng)建標準幾何體
7.2 擴展幾何體
7.3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7.3.1 示例效果
7.3.2 操作過程
7.4 本章小結
7.4.1 經(jīng)驗點撥
7.4.2 習題與解答
第8章 從二維形體到三維模型的轉(zhuǎn)變
8.1 設置“可渲染”
8.2 “拉伸”修改器
8.3 “旋轉(zhuǎn)”修改器
8.4 “切角”修改器
8.5 “放樣”修改器
8.5.1 初次放樣
8.5.2 多次放樣
8.5.3 編輯放樣
8.5.4 變形放樣
8.5.5 適配放樣
8.6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8.6.1 示例效果
8.6.2 制作過程
8.7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8.8 本章小結
8.8.1 經(jīng)驗點撥
8.8.2 習題與解答
第9章 創(chuàng)建復合模型
9.1 布爾運算
9.2 切割平面修改器
9.3 散布工具
9.4 連接工具
9.5 圖形合并工具
9.6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9.6.1 示例效果
9.6.2 操作過程
9.7 本章小結
9.7.1 經(jīng)驗點撥
9.7.2 習題與解答
第10章 模型變形
10.1 修改器的基本原理
10.2 彎曲變形
10.3 擠出變形
10.4 漣漪變形
10.5 XForm變換
10.6 FFDBox(自由變形盒)
10.6.1 FFD Box的次物體
10.6.2 FFD Box的設置
10.7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10.7.1 示例效果
10.7.2 操作過程
10.8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10.9 本章小結
10.9.1 經(jīng)驗點撥
10.9.2 習題與解答
第11章 多邊形建模
11.1 多邊形建模的基本原理
11.1.1 多邊形物體
11.1.2 “編輯網(wǎng)格”的次物體
11.1.3 “編輯網(wǎng)格”的選擇卷展欄
11.1.4 軟選擇
11.1.5 調(diào)整、合并、分離多邊形
11.1.6 給次物體指定修改器
11.2 編輯網(wǎng)格
11.3 多邊形的相關修改器
11.3.1 頂點焊接
11.3.2 面拉伸
11.3.3 平滑
11.4 編輯多邊形
11.5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11.5.1 示例效果
11.5.2 操作過程
11.6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11.6.1 示例效果
11.6.2 操作過程
11.7 本章小結
11.7.1 經(jīng)驗點撥
11.7.2 習題與解答
第12章 NURBS建模
12.1 創(chuàng)建NURBS曲線和NURBS曲面
12.1.1 創(chuàng)建NURBS曲線
12.1.2 創(chuàng)建NURBS曲面
12.2 編輯NURBS
12.2.1 “點”的編輯
12.2.2 “曲線”的編輯
12.2.3 曲面
12.3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12.3.1 示例效果
12.3.2 操作過程
12.4 本章小結
12.4.1 經(jīng)驗點撥
12.4.2 習題與解答
第3部分 材質(zhì)、貼圖與燈光
第13章 材質(zhì)與貼圖基礎
13.1 材質(zhì)修改器的操作面板
13.2 材質(zhì)的基本類型
13.3 材質(zhì)的基本屬性
13.3.1 材質(zhì)的顯示方式
13.3.2 材質(zhì)基本參數(shù)
13.3.3 材質(zhì)組件
13.4 貼圖方式及其應用
13.4.1 給物體賦予貼圖
13.4.2 調(diào)整貼圖坐標
13.4.3 為貼圖增加噪音效果
13.4.4 設置貼圖來源
13.5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13.5.1 示例效果
13.5.2 操作過程
13.6 本章小結
13.6.1 經(jīng)驗點撥
13.6.2 習題與解答
第14章 高級材質(zhì)
14.1 混合材質(zhì)
14.2 雙面材質(zhì)
14.3 光線跟蹤材質(zhì)
14.4 墨水涂畫材質(zhì)
14.5 貼圖坐標的應用
14.5.1 材質(zhì)修改器的“坐標”卷展欄
14.5.2 “貼圖坐標”修改器
14.5.3 “編輯貼圖坐標”修改器
14.6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14.6.1 示例效果
14.6.2 操作過程
14.7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14.8 本章小結
14.8.1 經(jīng)驗點撥
14.8.2 習題與解答
第15章 燈光基礎
15.1 燈光的基本操作
15.2 燈光的排除與包括
15.3 燈光的衰減
15.4 燈光的貼圖效果
15.5 燈光的陰影效果
15.5.1 設置陰影
15.5.2 切換陰影類型
15.6 燈光的環(huán)境效果
15.6.1 火焰
15.6.2 霧
15.6.3 體積霧
15.6.4 體積光
15.7 本章小結
15.7.1 經(jīng)驗點撥
15.7.2 習題與解答
第16章 光能傳遞的應用
16.1 光線跟蹤器
16.2 光能傳遞
16.2.1 創(chuàng)建真實燈光
16.2.2 真實燈光的類型
16.2.3 設置真實燈光的顏色和強度
16.3 光能傳遞的準備工作
16.4 設置光能傳遞
16.4.1 測試光能傳遞
16.4.2 解決光能傳遞中顏色的反彈問題
16.4.3 光能傳遞的最終設置
16.4.4 光能傳遞的應用范圍
16.5 本章小結
16.5.1 經(jīng)驗點撥
16.5.2 習題與解答
第4部分 動畫技術
第17章 動畫基礎
17.1 彈跳小球動畫
17.2 軌跡視圖的應用
17.2.1 關于曲線修改器
17.2.2 相對重復動畫
17.2.3 設置動畫速率
17.3 表達式的應用
17.4 本章小結
17.4.1 經(jīng)驗點撥
17.4.2 習題與解答
第18章 常用控制器與層級
18.1 認識控制器
18.2 路徑約束
18.2.1 創(chuàng)建路徑約束
18.2.2 使用多條引導線
18.2.3 改變坦克的前進速度
18.3 目標約束
18.4 正向運動
18.4.1 正向運動鏈接
18.4.2 制作動畫
18.5 反向運動
18.6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18.6.1 示例說明
18.6.2 操作過程
18.7 本章小結
18.7.1 經(jīng)驗點撥
18.7.2 習題與解答
第19章 動畫修改器的應用
19.1 軟體動畫
19.2 樣條變形物體
19.2.1 天線
19.2.2 繩子
19.3 路徑變形
19.4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19.4.1 示例效果
19.4.2 操作過程
19.5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19.5.1 示例說明
19.5.2 操作過程
19.6 本章小結
19.6.1 經(jīng)驗點撥
19.6.2 習題與解答
第20章 骨骼系統(tǒng)
20.1 創(chuàng)建角色模型
20.2 建立骨骼
20.3 對角色進行蒙皮并創(chuàng)建動畫
20.4 經(jīng)典示例操作
20.4.1 示例說明
20.4.2 操作過程
20.5 本章小結
20.5.1 經(jīng)驗點撥
20.5.2 習題與解答
第21章 攝像機與后期特效
21.1 攝像機的應用
21.1.1 創(chuàng)建攝像機
21.1.2 攝像機視圖
21.1.3 攝像機的導航區(qū)
21.1.4 設置攝像機
21.1.5 景深與運動模糊
21.2 粒子特效
21.2.1 制作雪花
21.2.2 制作光芒“心”形
21.3 經(jīng)典示例操作1
21.3.1 示例效果
21.3.2 制作過程
21.4 經(jīng)典示例操作2
21.4.1 示例效果
21.4.2 制作過程
21.5 本章小結
21.5.1 經(jīng)驗點撥
21.5.2 習題與解答
第5部分 3ds max 7應用技術
第22章 足球模型的創(chuàng)建
22.1 創(chuàng)建擴展異面體
22.2 優(yōu)化足球外形
22.3 創(chuàng)建地面
22.4 編輯添加材質(zhì)
第23章 室內(nèi)燈光的設計
23.1 添加場景燈光
23.2 設置天花板照明效果
23.3 設置地面與墻壁的照明
23.4 設置頂燈燈光效果
23.5 設置日光效果
23.6 本章小結
第24章 火球動畫特效的制作
24.1 創(chuàng)建火球造型
24.2 制作火球材質(zhì)
24.3 創(chuàng)建球形邊界框
24.4 添加火焰效果
24.5 渲染輸出
第25章 制作室內(nèi)效果圖
25.1 客廳效果圖案例分析
25.2 客廳效果圖的基礎建模
25.3 效果圖的材質(zhì)應用
25.3.1 墻體材質(zhì)
25.3.2 地板材質(zhì)
25.3.3 吊頂材質(zhì)
25.3.4 金屬材質(zhì)
25.3.5 筒燈材質(zhì)
25.3.6 深色木紋材質(zhì)
25.3.7 黑色大理石材質(zhì)
25.3.8 地毯材質(zhì)
25.3.9 玻璃材質(zhì)
25.3.10 墻柱材質(zhì)
25.3.11 臺燈、燈罩材質(zhì)
25.3.12 鏡子材質(zhì)
25.3.13 木紋材質(zhì)
25.4 輸出LP格式文件
25.5 燈光和渲染處理
25.5.1 打開、輸入文件
25.5.2 在Lightscape中調(diào)整燈光
25.5.3 在Lightscape中調(diào)整材質(zhì)
25.5.4 光能傳遞處理參數(shù)的設置
25.5.5 光能傳遞處理、渲染輸出
25.6 效果圖后期處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