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尤其是冷戰(zhàn)結束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國際經濟領域掀起一股包括單邊、雙邊、區(qū)域以及多邊層次的、以自由化為中心的造法運動,并初步構建出一個全球自由市場秩序體系。本書是一種立足于經濟學、國際關系理論與政治學等對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的原理問題所進行的跨學科研究。正文是對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的幾個原理性問題進行的探討,包括從經濟學的角度,揭示晚近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為什么是以“自由化”,而不是“反自由化”為主旋律;從國際關系理論的角度,解釋不同類型的國家之間為什么能夠從原先的“對抗”,到晚近“合作”的態(tài)度轉變;從經濟主權變遷的角度,揭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參與本身就是經濟主權傳統(tǒng)制度變遷過程的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的內在動機;以及從政治哲學的角度為追求形式的“程序正義”立法傾向的同時,卻陷入“社會正義”缺失的困境的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尋找今后正確的發(fā)展途徑。同時,本書提出了對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進一步發(fā)展的預測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