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光朝到宣統朝歷經近百年,在這近近百年當中,中俄關系的主注是睦鄰友好。盡管在其中中國失去東北、西北兩大片領土,也應在此強調雙方關系是穩(wěn)定性大于其變動性,其中邊境貿易發(fā)揮了重要的穩(wěn)定作用。清代西北邊境中俄貿易從19世紀上半葉開始經歷過了如下幾個演進階段:一、道光朝為開展貿易的客觀上準備階段;二、咸豐朝初期的主觀上愿意有限開展階段;三、同治朝和光緒朝初期的停滯階段;四、光緒七年《中俄伊犁改訂條約》簽證,特別是新疆建省之后的發(fā)展階段,應作為是中俄西北地區(qū)貿易正式開始的標志;五、光緒朝末到宣統朝的清政府決心治理并以與俄國談判失敗而告終的階段。這幾個演進階段是與中俄勘分西北邊界的過程相始終的,在勘界的過程當中,中國失去了大片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