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歲末,《故宮學刊》第1輯和讀者見面了。故宮博物院即將迎來建院80華誕,故宮學研究也從濫觴、發(fā)展到今天蔚為大觀,走過了近80年的歷程。明確提出故宮學的概念并加強故宮學的建設已水到渠成。這是故宮學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標志著故宮學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由白發(fā)到自覺的階段。故宮辦有學術性刊物《故宮博物院院刊》及以發(fā)掘展示中國宮廷歷史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文化藝術性雜志《紫禁城》,現(xiàn)在又創(chuàng)辦《故宮學刊》,它的任務和宗旨是什么?一句話,是為故宮學研究與故宮學的建設服務?!豆蕦m學刊》是個大型的學術性刊物,暫擬每年出一期,主要刊登兩方面的文章:一是故宮學研究的成果。它鼓勵創(chuàng)新,支持探索,重視為中青年學者創(chuàng)造條件,也為一些有見地的篇幅較長的論文提供園地。二是關于故宮學學科建設的研究,包括學科性質、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等各個方面,歡迎爭鳴和探討。學術發(fā)展及學科建設有其自身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個過程;絕非朝夕之功,而要長期的積累?!豆蕦m學刊》反映的就是這過程中跋涉的足跡,積累中的一磚一石。故宮在北京,故宮學人存故宮學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應當作出更大的貢獻。1929年10月,經過多年的紛亂,剛走上正軌的故宮博物院即創(chuàng)辦了《故宮周刊》,該刊介紹院藏各類文物及古建筑,并刊登專著、考據(jù)、史料、校勘、目錄等,易培基院長在“發(fā)刊詞”中說:“是此一周刊之微,他日者或將謂為吾國文藝復興之權輿,亦奚不可,斯又豈獨本院及本刊之幸哉?”這反映了故宮博物院在傳承、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故宮周刊》后因戰(zhàn)爭原因,出到510期被迫???,但刊物所體現(xiàn)的故宮學人的情神和抱負,則成了寶貴的遺產被繼承下來?!豆蕦m學刊》流淌著《故宮周刊》的精神血脈。期盼著故宮研究的氣象更為宏大,期盼著故宮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涌現(xiàn),期盼著新的研究人才脫穎而出,這就是《故宮學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