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撰。范曄字蔚宗,順陽人。出身于一個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書?!妒涀⑹琛分械摹豆攘簜髯⑹琛肪褪且浴豆攘杭狻窞榛A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jié),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元嘉九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來寄托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后漢書》。元嘉二十二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時侯,有人告發(fā)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在范曄《后漢書》之前,已問世的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jù),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它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后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后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并稱「三史「,盛行于世。而諸家《后漢書》,除袁宏《后漢紀》外,都相繼散亡。于是范曄《后漢書》成為我們現(xiàn)在研究東漢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jù)。范曄《后漢書》的記述,起于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于漢獻帝禪位于曹丕,詳載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