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和日本北陸大學于1992年結為友好大學,并把編撰《明清吳語詞典》作為第一個合作研究項目。該詞典以明清時代吳語地區(qū)作者的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吳語民歌民謠、明清傳奇、彈詞、吳語小說、地方志、字書韻書、筆記、方言圣經及外國人編寫的詞典和教科書上搜羅詞語,最終收入詞典的條目約1.7萬條,篇幅達228萬字,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到清末的吳語詞匯的面貌,整理出詞匯發(fā)展變化的脈絡,對閱讀、欣賞、研究吳語文學和藝術作品具有重要意義。日方主編宮田一郎教授告訴記者,日本語言受明清時期的吳方言影響很大,日本很多青少年都喜歡閱讀中國明清時期的作品,有了這本詞典,就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