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收錄“葉永烈精品書系”的“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領袖是黨的旗幟,革命的舵手。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誕生后,到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這十四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六個領袖,即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fā)、李立三、王明、博古。直至遵義會議,才確立了毛澤東的領袖地位。這是歷史的選擇。因為毛澤東堅持武裝斗爭,創(chuàng)立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運用,游擊戰(zhàn)術和運動戰(zhàn)術挫敗蔣介石的多次’圍剿”……雖然毛澤東曾受到王明、博古“左”傾路線的殘酷打擊,被剝奪軍權達兩年零三個月之久。但是,歷史證明他所確立的方針、路線、戰(zhàn)略是正確的。正因為這樣,他受到全黨的擁戴,成為黨的領袖。從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這十四年間取得輝煌勝利。從前十四年與后十四年的鮮明對比,足以看出為什么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本書作者以翔實、流暢的筆調,并以嶄新的.特殊的“領袖史’視角,寫出了毛澤東被選擇作為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歷史必然性,以及毛澤東當年的沉浮,井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