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對的是怎樣一個世界?萬事萬物中有沒有恒定的、可以捉摸的規(guī)律?這個世界能不能為我們徹底認識和掌握?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就是在這樣的疑問中不斷前進著。 《力量:改變人類文明50大科學定理》介紹了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50個偉大定理,介紹了它們產生的背景、對科學史和世界的認識,以及這些定理背后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的生平和故事。與其說這是一本科普書,倒不如說更像是一部記錄人類對自然界進行理性探索過程的歷史書。 人類從誕生的那天就開始了對自然的探索。科學家是集中體現人類探索精神的先鋒,他們甘愿為科學探索奉獻智慧、光陰甚至生命。一個費爾馬哈大定理讓無數數學家魂牽夢繞了300多年,1993年,英國人懷斯經過9年面壁,終于贏得了這個跨越300年的榮譽。1821年,法拉第第一次測到電能生磁,他像孩子一樣狂跳起來,隨后便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磁生電的實驗之中,終于在10年后獲得了成功。牛頓唯一的樂趣是求知,他自嘲地說,自然科學是“一個胡攪蠻纏的婆娘”,自己被她纏上了,就無暇他顧。布魯諾站在火刑柱上,放棄了生的機會,拒絕去吻已經放在唇邊的十字架。每一個定理的發(fā)現都有一個艱辛的過程,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科學要人類最完美的智慧才肯現身,僅有新穎的思路、敏銳的觀察還遠遠不夠。書店學徒出身的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然而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他卻無法將這個驚人的發(fā)現用科學語言表述出來,20多年后,年輕的數學天才麥克斯韋用矢量方程表現出了電磁現象,揭示了電磁場基本規(guī)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斷言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又過了20年,年輕的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至此,一個電子時代終于宣告到來。 科學所帶來的力量是無窮的。古代勾股定理為耕墾良田立下汗馬功勞,火箭公式最終完成人類飛天的夢想。熱學理論為改良蒸汽機提供了理論基礎,為人類文明注入了動力,不動點理論不僅由于對數學方程破解的幫助解決了工程學的難題,還打開了拓撲學的大門,為現代經濟學問題的理解提供了幫助。 50個科學定理背后的科學家不知是50的多少倍,在科學力量的背后,是人類智慧的力量,然而這些人類珍貴的智慧源,在漫長的歷史中,在不少黑暗的時刻被斷送,比如戰(zhàn)爭,阿基米德死于羅馬士兵的長矛;比如黑暗的社會政治,拉瓦錫死于政治斗爭;比如宗教迷信和專制者的愚昧無知,開普勒篤信宇宙的和諧,卻一生在不和諧中度過,最后死在向皇室追討欠薪的路上…… 本書在縱橫古今中,不時插入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的智言睿語,閱讀中有一種領悟的期待。還引用了不少神話與詩詞跟科學家的故事來類比,妙趣橫生。至于大量的插圖,為閱讀提供了更廓大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這不是一般說明文版本的科學故事集,在今天商品社會,讓我們意識到科學之美,是壯麗、矜持和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