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寫原則本冊教師用書的編寫堅持一個原則:大學英語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教學過程中,盡管一定規(guī)模地引入現(xiàn)代信息傳播技術(ICT)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CAI),大大地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主導地位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備課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以及課后自主拓展學習的成?。唤處熢诮虒W課堂中利用簡明的英語實施有效的啟發(fā)和引導,可以直接促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產生良性動態(tài)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用書中提供的信息必須具有相當?shù)目刹僮餍院鸵欢◤椥?,以適用于具有不同教學特點和個性的教師,適于不同層次和起點的院校的需要。二、編寫特點基于以上原則,本冊教師用書的編寫不僅僅滿足于提供各項練習的參考答案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還注重建構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提供教師備課時可直接利用的相關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2)提供教師課堂授課和學生學習活動的程序。由于本教程的設計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啟發(fā)提示作用,鼓勵學生自主構成性的學習活動,此兩方面的信息對于教師尤為重要。三、編寫內容一般說明1.每單元開頭提供教師備課總覽計劃(Unit Overview),敘述該單元教學目的及要求并列出彈性教學時間分配表。2.每單元各部分提供教學程序建議,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自主發(fā)揮運用。3.每單元提供聽力對話原文以及口語練習示范會話。建議教師授課時適當強調聽力對話主題與本單元A、B課文主題的相關和重合,以利于學生自覺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循環(huán)記憶和運用。4.每單元提供有關課文理解的詳盡背景材料。以供教師挖掘主題,有效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課后的自主拓展學習。5.每單元提供A課文篇章大意層次分析以及課文語言難點解釋并加以例示,以利于教師指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篇章的總體把握和對于語言難點的理解和鞏固。6.提供各單元各部分參考練習答案,供教師備課參考。7.每篇課文都給出中文譯文,供教師備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