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國學發(fā)軔于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于70年代、興盛于80年代、繁榮于90年代。其間政府、學術界和民間的交互影響貫穿始終,對中國學的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60年代美國學術界熱衷于確立研究領域和分析框架,積極參與學術、政策、文化教育和美中關系的討論。70年代標志著東亞研究的細分化,學者的目的性更強、更明確,參與設立全國性組織,致力于推廣、普及東亞文化的公共教育、文化交流和學術合作。80年代中國學在美國大學的機構化與學科化得以深化,而這一進程卻是以東亞學學者從公共事業(yè)和政策部門的淡出為代價。90年代的主要特征是學科專業(yè)化和國際合作。本文力求勾勒美國中國學40年的發(fā)展脈絡,對階段性研究成果做出評述,最后對學術史研究的意義及美國中國學對中國學者的借鑒做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