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與外設(上)

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與外設(上)

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與外設(上)

定 價:¥32.00

作 者: (美)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著;張衛(wèi)寧編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TI DSP系列中文手冊
標 簽: 數(shù)字信號 DSP

ISBN: 9787302085928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TIDSP系列中文手冊。本書詳細介紹了TMS320C28X系列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的總體結構、CPU內核和存儲器映像,并介紹了C28X的尋址方式及匯編語言、時鐘和系統(tǒng)控制、片內外設的中斷擴展和引導ROM、仿真特性等。本上層可供高等學校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和電力電子技術等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作為教科書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各領域中從事信號處理、控制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科研及技術人員的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暫缺《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與外設(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芯片結構及性能概述
1.1TMS320C28x系列芯片的結構及性能
1.2引腳分布及引腳功能
第2章中央處理單元CPU
2.1CPU概述
2.1.1同其他TMS320C2000CPUs的兼容性
2.1.2CPU的組成
2.1.3CPU的主要特性
2.1.4仿真邏輯
2.1.5CPU的信號
2.2CPU的結構及總線
2.2.1CPU結構
2.2.2地址和數(shù)據(jù)總線
2.3CPU的寄存器陣列
2.3.1累加器(ACC、.AH、AL)
2.3.2被乘數(shù)寄存器(XT)
2.3.3結果寄存器(P、PH、PL)
2.3.4數(shù)據(jù)頁指針(DP)
2.3.5堆棧指針(SP)
2.3.6輔助寄存器(XAR0~XAR7、AR0-AR7)
2.3.7程序計數(shù)器(PC)
2.3.8返回程序寄存器(RPC)
2.3.9中斷控制寄存器(1FR、IER、DBGIER)
2.3.10狀態(tài)寄存器(ST0)
2.3.11狀態(tài)寄存器(STl)
2.4程序流
2.4.1中斷
2.4.2分支、調用及返回
2.4.3單個指令的重復執(zhí)行
2.4.4指令流水線
2.5乘法操作
2.5.116位x16位的乘法
2.5.232位x32位的乘法
2.6移位操作
第3章CPU的中斷系統(tǒng)和復位
3.1CPU中斷概述
3.2CPU中斷向量和優(yōu)先級
3.3可屏蔽中斷
3.3.1中斷標志寄存器(1FR)
3.3.2中斷使能寄存器(1ER)和調試中斷使能寄存器(DBGIER)
3.3.3可屏蔽中斷的標準操作
3.4非屏蔽中斷
3.4.11NTR指令
3.4.2TRAP指令
3.4.3非屏蔽硬件中斷
3.5非法指令陷阱
3.6硬件復位
第4章流水線
4.1指令流水線
4.1.1減弱流水線段
4.1.2取指令機制
4.1.3地址計數(shù)器FC、IC和PC
4.2可視流水線操作
4.3流水線活動的凍結
4.3.1等待狀態(tài)
4.3.2指令無用狀態(tài)
4.4流水線的保護
4.4.1對同一數(shù)據(jù)空間進行讀寫時的保護
4.4.2保護寄存器沖突
4.5非保護流水線沖突的避免
4.5.1非保護的程序空間讀和寫
4.5.2對影響另一存儲單元的單元進行讀寫
4.5.3寫操作后的讀保護模式
第5章存儲器映像
5.1片內程序/數(shù)據(jù)存儲器[1112]
5.2片內Flash和OTP存儲器
5.2.1Hash存儲器和OTP存儲器
5.2.2Flash和OTP存儲器的電源模式
5.2.3Hash流水線模式
5.2.4Flash和OTP的寄存器
5.3代碼安全模塊(CSM)
5.3.1功能說明
5.3.2CSM對其他片內資源的影響
5.3.3用戶應用程序中的合并代碼安全性
5.3.4保護安全邏輯要做的和不要做的(DosandDon'ts)
5.3.5CSM特點總結
5.4片外存儲器及外部接口XINTF
5.4.1功能說明
5.4.2XINTF配置綜述
5.4.3建立、激活及跟蹤狀態(tài)的配置
5.4.4XINTF寄存器
5.4.5信號說明
5.4.6波形
5.4.7外部DMA支持(XHOLD、XHOLDA)
5.5各存儲器映像區(qū)域的等待狀態(tài)"j
第6章C28x的尋址方式及匯編語言簡介
6.1尋址方式
6.2尋址方式選擇位(AMODE)
6.3匯編器/編譯器對AMODE位的跟蹤
6.4直接尋址方式(DP)
6.5堆棧尋址方式(SP)
6.6間接尋址方式
6.6.1C28x的間接尋址方式(XAR0一XAR7)
6.6.2C2xLP的間接尋址方式(ARP、XAR0一XAR7).,
6.6.3循環(huán)間接尋址方式(XAR6、XARl))
6.7寄存器尋址方式
6.7.132位寄存器尋址方式
6.7.216位寄存器尋址方式
6.8數(shù)據(jù)/程序/IO空間立即尋址方式
6.9程序空間間接尋址方式
6.10字節(jié)尋址方式
6.1132位操作的定位
6.12C28x匯編語言簡介
第7章時鐘和系統(tǒng)控制
7.1時鐘和系統(tǒng)控制
7.2振蕩器OSC和鎖相環(huán)PLL時鐘模塊
7.2.1基于PLL的時鐘模塊
7.2.2外部參考振蕩器時鐘選擇
7.3低功耗方式模塊
7.4看門狗模塊
7.4.1有關寄存器
7.4.2仿真需要考慮的事項
第8章片內外設的中斷擴展(PIE)
8.1PIE控制器概述
8.2向量表映像
8.3中斷源
8.3.1多通道中斷處理過程
8.3.2使能和禁止多通道外設中斷
8.3.3從外設到CPU的多通道中斷請求流程
8.3.4PIE向量表
8.4PIE配置寄存器
8.5PIE中斷寄存器
8.6外部中斷控制寄存器
第9章引導ROM及引導裝載器功能
9.1引導ROM概述
9.1.1在引導ROM中XMPNMC的作用
9.1.2片內ROM介紹
9.2引導ROM版本和求和校驗信息
9.3CPU向量表
9.4引導裝載器(Bootloader)特性
9.4.1Bootloader操作過程
9.4.2Bootloader設置
9.4.3Bootloader模式
9.4.4Bootloader數(shù)據(jù)流結構
9.4.58位模式源程序數(shù)據(jù)流的通用結構
9.4.6基本的數(shù)據(jù)傳輸過程
9.4.7初始化引導匯編程序(1nitBoot)
9.4.8引導模式選擇函數(shù)(SelectBootMode)
9.4.9SCI引導函數(shù)(SCI_Boot)
9.4.10并行引導函數(shù)(Parallel_Boot)
9.4.11SH引導函數(shù)(SPI_Boot)
9.4.12退出引導匯編程序(ExitBoot)
9.5建立引導表
9.6Boofioader代碼列表
第10章仿真特性
10.1仿真特性概括
10.2調試接口
10.3調試術語
10.4控制方式
10.4.1停止方式
10.4.2實時方式
10.4.3停止方式和實時方式總結
10.5異常中斷和ABORTI指令
10.6DT-DMA機制
10.7分析斷點、觀察點和計數(shù)器
10.7.1分析斷點
10.7.2觀察點
10.7.3基準計數(shù)器/事件計數(shù)器
10.7.4典型的分析單元結構
10.8數(shù)據(jù)記錄(DataLogging)
10.8.1產(chǎn)生數(shù)據(jù)記錄傳送緩沖器
10.8.2正確訪問仿真寄存器
10.8.3數(shù)據(jù)記錄中斷(DLOGINT)
10.8.4數(shù)據(jù)記錄舉例
10.9共享分析資源
10.10診斷和恢復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