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各級教育中國書院史

中國書院史

中國書院史

定 價:¥40.00

作 者: 鄧洪波著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
叢編項: 中華文化專題史系列叢書
標 簽: 書院

ISBN: 9787801862105 出版時間: 2004-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 609 字數:  

內容簡介

  書院是中國士人的文化教育組織,自唐以來歷經千余年的發(fā)展,全國書院數曾達到七千多所,分布于各省區(qū)城鄉(xiāng),為中國教育、文化、學術、出版、藏書等事業(yè)的發(fā)展,對民俗風情的培育以及國民思維習慣、倫常觀念的形成都作出了諸多貢獻。書院問題正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地論述中國書院歷史的學術專著。它以書院的發(fā)展歷程為主線,闡述書院起于唐、興于宋、延續(xù)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的一系列書院概況,強調文化性、階段性的書院特點,并注意各個時期書院的典型介紹,點、線、面有機地結合,力求反映央書院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關系以及書院在近代西學加盟后的變革。全書文字簡潔流暢、重點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極高學術品位的學術概論性讀物。

作者簡介

  鄧洪波,湖南岳陽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兼書院研究室主任,湖南省書院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書院文化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fā)表有關書院的文章100多篇,出版研究書院的著作10多部,人稱“鄧書院”。主要心血凝于《岳麓書院史略》(1986)、《中國書院辭典》(1996)、《中國書院制度研究》(1997)、《中國書院史資料》(全三冊,1998)、《中國書院文化叢書》(已出學規(guī)、章程、攬勝、楹聯四冊,1999-2000)、《千年學府-湖南大學》(漢英對照,1996)、《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全二冊,1997)、《中國歷代狀元殿試卷》(1993),其中《中國書院制度研究》獲湖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1999)、《岳麓書院史略》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992)。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書院:新生的文化教育組織
第一節(jié) 唐代的民間書院
一、唐代初年民間書院的出現
光石山書院:早于麗正、集賢的民間書院
地方志記載的唐初書院
二、松洲書院:服務公眾,傳道授業(yè)的標志
三、唐詩中的書院
四、唐代各地書院概況
第二節(jié) 唐代的官府書院
一、麗正、集賢書院的設置
二、集賢書院的職事設置與組織分工
三、麗正、集賢書院的文化學術活動
第三節(jié) 五代十國時期的書院
第四節(jié) 書院的初期形態(tài)
一、關于書院的起源
二、初期書院在書院發(fā)展史中的地位
三、初期書院的三個發(fā)展階段
四、初期書院的分布特點
五、初期書院的功能形態(tài)
六、初期書院的教學功能
七、初期書院的建設特點
第二章 書院的名揚天下
第一節(jié) 北宋書院發(fā)展概要
一、北宋書院基本情況統計
二、北宋書院的區(qū)域分布與特點
三、時間分布特點與兩個發(fā)展階段
第二節(jié) 替代官學的角色與教育功能的強化
一、書院替代官學的角色
二、書院教育功能的強化
第三節(jié) 天下四大書院
一、各家各說“四書院”
二、與“四書院”并行的“三書院”之說
三、天下書院三四家
岳麓書院:天下書院之首
石鼓書院l
白鹿洞書院
應天府書院
嵩陽書院
茅山書院與徂徠書院
第四節(jié) 官學運動與書院的流變
一、興學運動中書院與官學的互動
二、北宋后期書院的流變
第三章 書院制度的確立
第一節(jié) 南宋書院發(fā)展概況
一、南宋書院基本情況統計
二、南宋書院的區(qū)域分布
三、南宋書院的時間分布
四、書院建設力量的對比與分析
第二節(jié) 理學家與南宋書院的興起
一、理學家掀起的書院運動
二、理學家追求的書院目標與理想
第三節(jié) 書院與理學的一體化
一、書院與理學的一體繁榮
二、書院與理學的一體化形態(tài)
理學家的書院情結
學人、學派與書院的結合
書院講學倡導理學精神
第四節(jié) 書院制度的確立
一、書院基本規(guī)制的日趨完善
學術研究
講學
藏書
刻書
祭祀
學田
二、規(guī)章 制度建設
《白鹿洞書院揭示》:理學家高揚的書院精神l
麗澤書院學規(guī):書院倡導的行為規(guī)范
延平書院日習常式:書院課程表
三、書院的管理制度
山長與堂長負責制
師資管理制度
學生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
四、明道書院:規(guī)制最完備的南宋書院
第五節(jié) 南宋四大書院
一、南宋四大書院的緣由
二、岳麓書院
三、麗澤書院
四、白鹿洞書院
五、象山書院
第四章 書院的推廣與官學化
第一節(jié) 元代書院發(fā)展概況
一、元代書院基本情況統計
二、元代書院的區(qū)域分布
三、元代書院的時間分布
四、元代書院建設力量對比與分析
第二節(jié) 宋遺民興學與元代的書院政策
一、宋遺民的書院講學
二、元代的書院政策
第三節(jié) 書院的推廣與官學化
一、南方書院的繼續(xù)發(fā)展ll
二、書院向北方地區(qū)的推廣
三、理學與書院的同步北移
四、書院的官學化趨勢.
第四節(jié) 西湖書院:國家重要的出版中心
一、西湖書院的歷史沿革
二、西湖書院的規(guī)制與組織
三、西湖書院的刻書事業(yè)
四、西湖書院重整書目:書院刻書事業(yè)輝煌
的標志
第五節(jié) 元代書院空間的拓展
一、少數民族的加入:書院建設隊伍的擴大
二、醫(yī)師、方書與門診:書院教學內容的擴展
三、教授與訓導:書院制度的革新
雙山長制
山長改教授
訓導主持教學
第五章 書院的繁榮與輝煌
第一節(jié) 明代書院發(fā)展概況
一、明代書院基本情況統計
二、明代書院的區(qū)域分布l
三、明代書院的時間分布
四、明代書院建設力量的對比與分析
第二節(jié) 斯文維系:明代前期書院的生存狀態(tài)l
一、百年沉寂
二、近半個世紀的恢復
第三節(jié) 書院與學術的再度輝煌
一、王守仁的書院實踐與書院觀
門生群集的書院生活
王守仁的書院觀
二、足跡所至必建書院的湛若水
三、王、湛后學與書院的輝煌
第四節(jié) 走向民眾:書院的平民化
一、面向平民:書院發(fā)展的新動向
二、儒學詮釋的平民化:書院講學的新特點
王、湛首開儒學平民化之先機
泰州學派的“百姓日用之學”
其他書院的平民化講學
第五節(jié) 興盛中的新動向
一、擴張與普及的努力
二、新型書院
軍事書院
社團書院
王府書院
三、修志編書:書院經驗的總結
第六節(jié) 走向朝鮮:書院制度的移植
一、朝鮮書院發(fā)展史
二、朱熹及白鹿洞書院對朝鮮書院的影響
三、中朝書院的異同
第七節(jié) 禁毀籠罩下的明季書院
一、明季三毀書院
嘉靖之毀:矛頭直指王、湛講學
萬歷之毀:張居正痛恨講學
天啟之毀:魏忠賢殘害東林
二、禁毀籠罩下的明季書院
三、天下東林講學書院
天下東林講學書院概說l
東林書院的重建與講學
東林開創(chuàng)的書院新傳統
首善書院
第六章 書院的普及與流變
第一節(jié) 清代書院發(fā)展概況
一、清代書院基本情況統計
二、清代書院的區(qū)域分布
三、清代書院的時間分布
四、清代書院建設力量的對比分析
第二節(jié) 晚明遺風與清初政策
一、清初書院的晚明遺風
二、清初的書院政策
由不許別建到賜書賜額:順治、康熙年間
的書院政策
構建官辦書院體系:雍正、乾隆時期的
書院政策
第三節(jié) 書院的普及性發(fā)展
一、書院的大發(fā)展及其階段性特征
雍正、乾隆時期的書院與發(fā)展特點
清代中期的書院與發(fā)展特點
晚清書院的超高速發(fā)展
二、書院的普及
第四節(jié) 省會書院:遍布全國的教育學術中心
一、省會書院的建立
二、省會書院的特點
三、省會書院的新生代
第五節(jié) 書院與乾嘉漢學
一、書院與乾嘉漢學的昌明
二、詁經精舍、學海堂與乾嘉漢學的鼎盛
第六節(jié) 和而不同:書院與科舉
一、創(chuàng)建或修復書院:以科舉為目標
二、生徒和山長的選拔:以科舉為指向
三、書院教學:以八股文為核心
四、書院資助赴考生徒:從經費上支持科舉
五、修建考棚和祭祀建筑:書院科舉化的
具體象征
六、書院的全面科舉觀:應試和育才的統一
第七節(jié) 東洋、西洋與南洋:書院制度的移植
一、走向東洋:日本的書院
作為日本學校的書院
作為出版機構的書院
作為留學教育機構的書院
日本在中國創(chuàng)辦的書院
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在日本的影響
二、走向西洋:意大利與美國的書院
意大利那不勒斯文華書院
美國舊金山大清書院
三、走向南洋:東南亞的華僑書院
新加坡萃英書院:華僑書院的典型
第八節(jié) 西學東漸:教會書院
一、中國教會書院概況
二、教會書院的發(fā)展歷程與階段性特征
三、教會書院的影響
第九節(jié) 書院的改革與改制
一、舊院新顏:傳統書院的改革
二、新型書院的創(chuàng)立
三、走向現代:書院的改制
改革高潮與戊戌書院改制
世紀初的書院改制
附錄本書圖表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