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甫,男,漢族,1917年7月27日生于遼寧省海城縣鶯落山村。1989年10月29日因腦溢血卒于西安,享年73歲。王沂甫,西安音樂學院揚琴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陜西分會理事;陜西省第四第五屆政協委員;北京揚琴研究會、新疆揚琴學會、廣州揚琴愛好者協會顧問。 王沂甫自幼從祖父學揚琴。1931年拜蓋縣為皮影戲伴奏的民間藝人趙殿學為師專修揚琴。1925年入小學,1931年考入奉天省立營口水產高職學校,1935年因家貧輟學當小學教員一年。1936年由原校教師資助復學,于1937年畢業(yè)。1938至1945年就職濱江省實業(yè)廳、營口金融合作社、火災保險公司、開發(fā)會社,皆為雇員。1946年為營口高中音樂教師,1949年為營口聯合中學音樂教師。1957年為西安音專揚琴教師,1962年為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1988年為教授。曾參加第三次第四次全國文代會和陜西省文代會。從中學讀書時自修風琴,以后又學二胡、小提琴、鋼琴等樂器。1941年與樂友組織春風音樂會、營口音樂團、飛聲國樂社等音樂團體進行演出。1957年冬調至西安音年學院任教,其間一面教學并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活動。1959年5月參加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領隊的獨唱獨奏音樂演出團,同音樂家吳景略,楊秉蓀、巫漪麗、孫家馨、魏啟賢等人赴新疆為慶祝中國音協新疆分會成立暨新疆音代會召開,演出用首創(chuàng)的揚琴勾弦技法創(chuàng)作的獨奏曲《春天》,經選拔后參加北京國慶演出,評為三等獎。1957年至1963年期間,編著揚琴教材八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揚琴技法,并總結為:彈、輪、顫、滑、點、撥、揉、勾,通稱八大技巧。1945年整理揚琴獨奏曲《蘇武牧羊》,1935年改編揚琴獨奏曲《汩羅江上》,1962年獨奏曲《繡荷包》灌唱片后,1969年由美國布朗大學復制選人“世界音樂大全”并錄制激光唱片出版發(fā)行于歐美各地。1984年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沂甫揚琴獨奏曲選》o1985年9月應邀赴京為中央民族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及本科學生講學四個月,同年10月赴天津音院講學。1989年2月率研究生赴廣州市參加穗、港、澳揚琴交流大會和廣州市揚琴展評。1989年10月29日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