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對西方美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非常之大??梢院敛豢鋸埖卣f,如果不熟悉《圣經》內容,就很難讀懂西方的繪畫、雕刻以至建筑作品。因為圣經故事和古代希臘羅馬神話是西方美術家們作品題材來源的兩大主要內容。他們的作品之所以取材于圣經故事,固然和當時的宗教信仰密切有關(基督教在中世紀以來的歐洲各國是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有許多作品是教會和信徒們的訂件,創(chuàng)作者們也幾乎都是信仰基督教的,但也決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圣經故事所包含的內容為藝術家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靈感提供了豐富的源泉。這些以圣經故事為題材的作品,無疑含有宗教性,但它們決不是簡單闡釋宗教故事的插圖,而是有著豐富、深刻的人文內容。各個時期的藝術家們在這些作品中,自覺地或不自覺地以他們所熟悉的周邊人物和事件為藍本為素材去描繪圣經中的人物和故事。同時,他們對圣經和宗教人物及故事的認識與理解,也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自覺或不自覺地賦予他們所處時代的思想和感情。因此,許多宗教內容的美術作品體現了世俗的理想。例如我們看到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許多圣母形象,恬靜、優(yōu)雅、智慧、和藹;許多耶穌基督的形象,仁慈、博愛、堅定,為實踐自己的理想不惜赴湯蹈火、自我犧牲;許多使徒的形象,為社會為大眾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圣經》中原本就具有的仁愛精神,在許多杰出的藝術家的作品中,得到生動利形象的表現。如果把描繪圣經故事的繪畫作品收集在一起,那將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藝術百科全書,就其內容和表現語言均可作如是觀。這對我們借鑒和研究包括藝術史在內的西方歷史將有很大的益處。當然,這對愛好藝術的讀者和藝術家來說,更有參考、學習和收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