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新序:擺脫桎梏,追求完美
《等效翻譯探索》原序
第一部分:等效原則的探索
一、翻譯學與等效論
(一)藝術與科學之爭
(二)翻譯學的領域
第一門類:翻譯學基礎理論
第二門類:翻譯學本體理論
第三門類:翻譯學專項研究
第四門類:翻譯學技巧研究
(三)翻譯學本體理論之一:等效論
第一,接受者概念
第二,效果概念
第三,對等概念
二、論等效翻譯
(一)基本原則
(二)林紓和龐德
(三)傳神的實質
(四)取舍的標準
(五)概念與目標
三、文學翻譯中的等效原則
(一)可能性
(二)文體與效果—一次試驗性調查
(三)達意和傳神
(四)語義調整與效果
(五)完整的藝術品
第二部分:靈活與準確的關系
四、Send是“送”嗎?
五、“YES”的苦惱與樂趣
六、靈活用詞,準確達意
(一)一個隱秘的問題
(二)詞匯和宇宙
(三)詞匯對應若干類型
(四)靈活用詞與對等
第三部分:準確與通順的關系
七、不是魚和熊掌
(一)問題的提出
(二)幾類欠通順的譯文
(三)理論探討
八、談翻譯的準確性
(一)準確與通順
(二)什么叫準確?
(三)準確的基礎
(四)如何對待語法現象?
(五)靈活和準確的關系
(六)靈活不能出圈
(七)粗枝大葉八個類型
(八)準確和傳神有無矛盾?
第一、形象傳神問題
第二、傾向性傳神問題
第三、原文不完整怎么辦?
第四部分:《尤利西斯》翻譯實踐中的追求與探索
九、神韻論——“信、達、神韻”的矛盾統(tǒng)一
(一)舊瓶新酒
(二)兩頭要求,一個“忠實”
(三)譯文求達,不可離“神韻”
(四)雅俗夾雜,更非“神韻”不達
(五)實際效果,推敲不已
十、《尤利西斯》的思路
(一)藝術的追求
(二)求達必先求通
(三)理清原文思路
(四)辨明原著的藝術形象
(五)掌握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物性格
(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十一、不準招貼
第五部分:附錄
附錄一:《尤利西斯》原著的韻味何在?—一從馮亦代先生的“三十六比”看翻譯標準
附錄二:翻譯的步驟。
附錄三:怎樣才算完美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