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獲得了許多讀者的好評,譽之為“我國難得的一本好書”,對此我一方面感到受之有愧,另一方面又覺得言之有理。因為正如本書第一版代序中所說,我國過去的醫(yī)學教育和所用教材,都是“以病為綱”,但在臨床工作中,病人求治時卻是以“病癥”為主訴,而由于“同病可以異癥,異癥可以同病,有時異病也可以同癥”,因此從病人的病史、體征、一般化驗和特殊檢查所獲得的臨床資料,必須通過科學的邏輯思考和合理的程序處理,并采用本人介行的剖析診斷法,才能獲得最后的正確診斷,并由此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包括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這是青年醫(yī)師最需具備的基本訓練和基本技能。因此我希望本書修訂再版后能作為在校學生的補充教材以及青年醫(yī)師繼續(xù)教育的重要內容,使我國“教育為體,科技興國”的宏圖能在醫(yī)學領域早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