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既古老又悠長,朝代眾多,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走到最后,終于在清朝止步。清朝是以滿族為核心建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終于征服了建州各部,并建立了后金政權。從此,便開始向衰敗的明王朝發(fā)出挑戰(zhàn)。公元1644年清兵以不可阻擋之勢入主中原,開始了清朝的統(tǒng)治。如果從創(chuàng)業(yè)者努爾哈赤算起,到1912年即宣統(tǒng)三年,清帝溥儀退位,總計三百多年,共歷十二個皇帝。許多人知道努爾哈赤、皇太極,但并不了解皇太極是如何在努爾哈赤親手締造的后金國基礎上建立清王朝的,更不了解努爾哈赤是如何憑借十三副遺甲起兵與明朝相抗衡而建立后金國的。所以說,清王朝的實際締造者是努爾哈赤,是努爾哈赤的足智多謀和驍勇善戰(zhàn)使得女真這個少數民族迅速崛起,而皇太極更是將其發(fā)揚光大,并改國號為清,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侍珮O也成為了清代唯一一位擁有兩個年號的皇帝,因此至今史家對此尚存清代“十二朝”和“十三朝”兩種說法。然而,無論是“十二朝”還是“十三朝”,都只是一家之說,并不妨礙讀者去了解清代的歷史。在清代,中國封建集權統(tǒng)治達到了頂峰,重大歷史事件層出不窮,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清初幾代統(tǒng)治者的不懈努力帶來了“康乾盛世”的繁榮。然而,盛極必衰,盡管清末統(tǒng)治者也試圖重震雄威,但終究是回天乏術。為使讀者對清朝有一個全面完整的了解,我們編寫此書時側重于“細說”,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以時間為順序,詳細介紹了清代十二朝中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其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等諸多方面,同時也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真實的介紹,拋去野史、傳聞的誤解,力爭全面、客觀、立體地展示清代的興衰歷史,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對于歷史上眾說不一的疑案,盡量列舉各家觀點,給讀者一個明晰而完整介紹,使讀者能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清代歷史。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努力把與某一事件或歷史人物有關的各類風格不同的繪畫、背景圖片配人其中,使該事件和人物更立體、更豐滿。語言上我們力求平實、簡樸,深入淺出,使讀者在增長知識的同時獲得閱讀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