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者曾為北京大學研究生開設多年通識教育課程,這門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人文綜合素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為了讓更多讀者能夠感受這一課程的魅力,北京大學出版社約請編者將相關閱讀材料整理成書,希望廣大讀者能從中領略這門課程的基本風貌。本書內容涉及當代科學文化中的許多前沿問題和熱點問題,不但適合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在課堂內外研讀也適合對科學人文主題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本書的基本定位在對科學自身的理解。這個定位基于編者對我國大學理工農醫(yī)類專業(yè)開設的自然辯證法通識課程的智識使命的認識。在編得看來,這門課程就是要有助于學生提高其綜合科學素養(yǎng),并能夠在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也思考科學自身。因此,選編本書的一個原則,就是希望通過一些鮮活的材料和思想,貼近科學生活以及與科學相關的社會生活,提高讀者閱讀綜合性科學作品的興趣,而不是介紹具體的科學知識和技術知識,因為那是各種專業(yè)教科書的任務;也不是系統(tǒng)地介紹人們關于科學的本質、方法和思想,關于科學的社會運行,關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關于科學技術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方面取得的成果,因為那是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史教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