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論
0.1 關于劉昌宗音切
0.2 方法和原則
0.3 余緒
第一章 劉昌宗音的聲母系統(tǒng)
1.1 唇音之類
1.2 舌音之類
1.3 齒音之類
1.4 牙音之類
1.5 喉音之類
1.6 聲母小結
第二章 劉昌宗音的韻母系統(tǒng)
2.1 東攝、江攝之類
2.2 止攝之類
2.3 遇攝、流攝之類
2.4 蟹攝之類
2.5 臻攝之類
2.6 山攝之類
2.7 效攝之類
2.8 果攝、假攝之類
2.9 宕攝之類
2.10 梗攝、曾攝之類
2.11 深攝、咸攝之類
2.12 韻母小結
第三章 劉昌宗音的聲調系統(tǒng)
3.1 劉音聲調概述
3.2 劉音聲調討論
第四章 從上古音論劉昌宗音
4.1 劉昌宗音與先秦音的異同
4.1.1 聲母的異同
4.1.2 韻母的異同
4.1.3 聲調的異同
4.2 劉昌宗音韻母與東漢韻母的異同
第五章 從六朝音論劉昌宗音
5.1 從呂忱音論劉昌宗音
5.1.1 概述
5.1.2 呂忱音的聲母
5.1.3 呂忱音的韻母
5.1.4 劉昌宗音與呂忱音的異同
5.2 從徐邈音論劉昌宗音
5.2.1 概述
5.2.2 劉昌宗音與徐邈的異同
5.3 從裴骃音論劉昌宗音
5.3.1 概述
……
第六章 為劉昌宗音定位
第七章 劉昌宗音在漢語語音史研究中的價值
附錄1:劉昌宗音切索引
附錄2:略論西晉時代的濁上變去
附錄3:輕唇音聲母發(fā)端于劉宋時代考
附錄4: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