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書是為高等學校公共管理學科及其相關專業(yè)的學生而編寫的教材?!褡鳛楣补芾韺W科及其相關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本書旨在闡述公共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給學生提供一個有關公共部門經濟活動規(guī)律性的基本知識架構?!裣鄬Χ?,本書對實踐層面的東西涉及不多。要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可在系統(tǒng)掌握本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閱讀偏重實踐層面內容的公共管理學科教材或其他相關文獻?!癖緯南刃拚n,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因此,它的體系和內容安排,假定學生已經熟悉了有關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未修過這兩門課程的讀者,或可提前補修,或可在教學進程中陸續(xù)補修兩門先修課的有關內容?!癖緯茄彩罩н@條主線來設計架構、取舍內容的。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公共經濟學是一門關于公共部門——亦稱政府部門——經濟活動的科學。盡管公共部門經濟活動的表現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事實上它是存在著一條主線的。這條主線不是其他別的什么東西,就是圍繞公共部門經濟活動而發(fā)生的收入與支出?!癖緯?4章所組成。如需劃分教學環(huán)節(jié),可將第1~第4章作為第一篇,這4章側重闡述公共部門經濟活動的一般原理;可將第5~第7章作為第二篇,這3章側重闡述公共收支活動的運行原理;可將第8~第12章作為第三篇,這5章側重闡述公共收人的兩個主要形式——稅收和公債——的理論和制度框架;可將第13~第14章作為第四篇,這兩章側重闡述公共部門經濟活動與宏觀經濟運行的關系以及前者對后者的作用機制?!癖緯嗫筛鶕枰?,在酌情做加法或減法的基礎上,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培訓或自學參考之用?!裣抻谒胶蜁r間,本書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高培勇200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