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庸小說論爭的焦點
一、一場熱鬧的爭論、
二、金庸的文學主張
三、金庸的文化觀
四、民族文學與民族文化
第二章義:俠的犧牲精神
一、關于“武多俠少”的批評
二、武俠與傳統(tǒng)
三、英雄與義
四、普通人與義
五、“壞人”與義
第三章勇、信:俠的行為準則
一、兩種選擇:兼善與獨善
二、先秦各對“俠義”的推崇
三、墨、兵家與俠之勇
四、俠之信
第四章 儒 家道德理想及人格范式
一、儒學是否已死亡
二、仁與愛
三、“忠”與反個人崇拜
四、師父崇拜
五、人格理想
六、生命價值的不對稱問題
第五章 玄妙境界:道家人生姿態(tài)與思維方式
一、道家文化滲入小說
二、對名利的拒絕
三、對恩怨情仇的超越
四、玄妙:武功中的哲理
五、道家與道教
六、全真道、王重陽、丘處機與張三豐
第六章 出世與入世:佛教文化的兩重性
一、佛教的冷與熱
二、佛教文化與現(xiàn)代文學
三、苦:金庸對人生的感悟
四、《天龍八部》與佛學
五、救苦救難
六、悟:特殊的思維方式
第七章 名士風流與隱逸文化
第八章 仁愛、兼愛與情愛:東西文化的融合
第九章 武俠世界的人文精神
第十章 武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