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絳,山西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195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學系。1956~1957年,在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工作,在錢學森和許志國先生指導下從事運籌學的研究。1980年以后,在山西大學講授和研究世界數學史。著作和譯著有:(1)《數學的發(fā)現》(第一卷),譯自英文版,科學出版社,1982。(2)《數學史概論》,譯自英文版(原著是H·伊夫斯1976年第四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3)《數學史》,譯自英文版,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4)《思維效率》,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5)《數學史上的里程碑》,與張鴻林合譯自英文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數學方法溯源》,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7)《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與范建年合譯自英文版,商務印書館,1992。(8)《數學大觀》(第一卷),臺北曉園出版社,1993。(9)《數學史概論》,譯自英文版(原著是H·伊夫斯1990年第六版),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10)《數學鐵事》,臺北九章出版社,即將出版。(11)《線性規(guī)劃概論》,與林自新合譯自英文版,科學出版社,1959。(12)《生產組織與計劃中的數學方法》,譯自俄文版,科學出版社,1959。本書說的“問題”,不是老師在課堂上留的作業(yè)題,而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未經加工的問題。人要生活,生活就有需求,當這種需求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滿足時,就成了問題。換句話說,當期望與現實存在距離時,就產生了問題。問題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我們解決問題應該像“庖丁解?!蹦菢痈蓛衾??!@正是本書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