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愛和老人聊天,這一興趣,延續(xù)至今。聊天是走近老人生活的最佳方式,聊天可以讓歷史細節(jié)漸漸豐富起來,聊天更可以讓思想不那么輕飄,不那么漫無邊際而自以為是。有幾夜閑來無事,趁辦公室搬家清理雜物之際,索性把多年來留下來的筆記本一一翻閱。那些當年草草記下的文字,頗讓我留戀起遠去的日子。看著看著,我忽發(fā)奇想,何不把自己二十年來一些自認為有意思的聊天記錄都整理出來?早就有朋友建議我編一本自己的采訪手記之類的書。如果真能編這樣一本書,我倒特別愿意用這樣的書名:和老人聊天。很多事情上我還頗有點兒韌勁,能夠不懈地做下去,可寫日記卻除外。日記寫得最勤、而且堅持最久的只是在大學期間和剛剛畢業(yè)的那幾年。后來,就零零星星時斷時續(xù)了。盡管如此,我的一摞筆記本中,也還頗有一些與文壇老人的聊天記錄。它們有的是當時因要寫文章而當場記錄的,有的則是回來覺得重要又補記的。與長篇大論或對話錄相比,我對這些隨意的聊天還有點兒偏愛。當時記錄下來時,并沒有想到要發(fā)表,隨便補加的幾句場景描述,記得好像也只是為了多一些說明內容。但是現(xiàn)在再看它們,一些淡漠的記憶便漸漸清晰起來。我希望這樣的一些聊天記錄,在滿足一己的興趣的同時,也能給他人帶來一點閱讀的滿足與快樂。除了閑聊之外,這些年根據(jù)研究課題的需要,我也曾四下尋訪,找過不同的人談不同的話題,有些內容曾先行整理出來發(fā)表過。這次編選《和老人聊天》,我特地將風格接近的對話選錄了一部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關于的對話》實際上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歷史研究,與其他人物的聊天相比,它顯得要沉重得多。但我仍愿意將之編入此書,以求完整體現(xiàn)我與老人們交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想我仍會如過去一樣繼續(xù)去和老人聊天??峙聲肋h如此,直到自己也成了一個老人。二○○一年七月三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