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史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

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

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

定 價:¥28.00

作 者: 晏智杰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晏智杰經濟學著作系列
標 簽: 經濟學

ISBN: 9787301068465 出版時間: 2004-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507 字數:  

內容簡介

  晏智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專著如下:1.1987:《經濟學中的邊際主義》北京大學出版社該著作填補了國內學術界長期以來的一項空白,對西方經濟學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邊際主義思潮演變的各個階段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論述和評價,著重指出該思潮既有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解的規(guī)范性,又有探索經濟生活規(guī)律的實證性2.1996:《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3.1998:《古典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以上兩本著作和將要出版的《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是他關于西方經濟學發(fā)展的系列著作。陳岱孫教授在為該書所寫的序言中對其學術價值予以高度評價:“本書的特點在于打破現有經濟學說史已形成的舊模式;在較全面、較系統(tǒng)的新模式下,對于這一歷史時期西方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發(fā)展中出現的重要觀點、理論和人物,提出若干具有創(chuàng)見性的論述”,陳岱孫教授還分析了該書在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如何處理歷史上主流派和主要人物與非主流派和非主要人物的地位和關系,如何對待和處理西方經濟學發(fā)展的主線,“也許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對各學派和人物的述與評,以及在這些述評中如何提出新的見解等3.2001:《勞動價值學說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初版2001.12.重印本4.2002:《燈火集-勞動價值學說研究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0這兩本著作是對作為馬克思經濟學基礎的勞動價值論的重新認識和評價,出版后在社會上發(fā)生很大影響

作者簡介

  晏智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39年12月26日生于古都西安,1957—1962年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62年秋考取本校研究生,師從我國經濟學界元老陳岱孫教授攻讀西方經濟學及其歷史,1966年初畢業(yè)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赴美。德研修。晏智杰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和宣傳部部長(1986—1989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93—2002年)?,F在的主要學術兼職有:中華國外經濟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北京大學國外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晏智杰多年從事西方經濟學及其歷史的教學工作,先后開設經濟學理論和歷史等方面的多門課程,又培養(yǎng)了許多博士和碩士。1995年被北大團委和學生會評為首屆“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之一。1996年獲得北大經濟學院教學優(yōu)秀獎。晏智杰多年來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他的主要研究領域,除了西方經濟學及其歷史以外,近些年來又更多地轉向中國經濟改革及中外經濟體制的比較研究。十多年來他已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五部學術譯著,多篇學術論文和學術報告,還與他人合著多部,已發(fā)表的著述總字數在300萬以上。1983—1985年參加合著的教材《經濟學說史》(陳岱孫主編)獲得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材獎。1985年參加合著的《剩余價值理論釋義》獲得北京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著作獎。1987年晏智杰的學術專著《經濟學中的邊際主義》獲得北大社會科學優(yōu)秀著作獎。1997年《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學》獲陳岱孫經濟學獎,該書又獲1998年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988年問世的專著《經濟學中的邊際主義》,填補了國內學術界長期以來的一項空白,著重指出邊際主義思潮既有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解的規(guī)范性,又有探索經濟生活規(guī)律的實證性。1996年問世的專著《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學》和1998年出版的專著《古典經濟學》和本書《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構成論述西方經濟學發(fā)展的系列著作。陳岱孫教授指出:“本書的特點在于打破現有經濟學說史已形成的舊模式,在較全面。較系統(tǒng)的新模式下,對于這一歷史時期西方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發(fā)展中出現的重要觀點。理論和人物,提出若干具有創(chuàng)見性的論述?!?001年出版的《勞動價值學說新探》和次年出版的《燈火集》則是對勞動價值論的重新認識和評價。晏智杰作為陳岱孫教授的學生和同事,多年來在協助岱老工作。研究和弘揚岱老的學術思想和崇高品德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他負責編輯出版了《陳岱孫文集》(兩卷,1990年),《大家叢書·陳岱孫卷》(1997年),《陳岱孫學術著作精要與導讀》(1998年),還先后發(fā)表了多篇研究陳岱孫經濟著作的論文和紀念文章。晏智杰十多年來翻譯出版了大約100萬字國外經濟學的優(yōu)秀學術著作和論文,其中主要代表譯作有俄譯《科學的青春》。俄譯《亞當。斯密和當代經濟學》,英譯《現代經濟分析史》?!哆呺H效用學派的興起》。《經濟思想的成長》(合譯)等。晏智杰在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實踐中崇尚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努力追求卓越,力戒浮躁,他尤其注重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維方法,認為無論對待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是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均應以事實為根據,以實踐為標準,作歷史地。具體地分析,以分清是非。決定褒貶和取舍,力求避免教條主義和簡單化,在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內,在學術研究領域,也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邊際革命前的邊際分析
  第一章  邊際分析的萌芽與開端
    第一節(jié)  價值.利息與邊際分析
    第二節(jié)  級差地租論與邊際分析
  第二章 邊際分析的初步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以邊際法解釋價值的嘗試
    第二節(jié)  邊際分配論的雛形
    第三節(jié)  價格.公共效用與邊際分析
  第三章 邊際分析直接先驅者戈森
    第一節(jié)  “戈森定律”
    第二節(jié)  主觀效用價值論
    第三節(jié)  對勞動和交換法則的主觀心理解釋
第二篇  經濟學邊際革命的興起
  第一章 這是一場“革命”嗎?
    第一節(jié)  “邊際革命”的由來
    第二節(jié)  邊際論者方法論的一般特點
  第二章 杰文斯對古典經濟學的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最富獨創(chuàng)性的經濟學家”
    第二節(jié)  “最后效用程度”價值論
    第三節(jié)  交換方程式
    第四節(jié)  勞動理論
    第五節(jié)  其他理論觀點
  第三章 門格爾的邊際主義理論
    第一節(jié)  同德國歷史學派的抗爭
    第二節(jié)  《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研究》
    第三節(jié)  欲望論與財貨論
    第四節(jié)  主觀價值論
    第五節(jié)  價格論及其他
  第四章 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論
    第一節(jié)  一個大器晚成的學者
    第二節(jié)  以稀少性價值論為核心的經濟學
    第三節(jié)  局部均衡分析
    第四節(jié)  一般均衡分析
    第五節(jié)  資本與收入:生產方程
第三篇  邊際革命的深化與擴展
  第一章 奧地利學派主將維塞爾的理論
    第一節(jié)  維塞爾簡歷
    第二節(jié)  對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闡述
    第三節(jié)  交換價值論和自然價值論
    第四節(jié)  價值歸屬(分配)論
  第二章 奧地利學派干將龐巴維克的理論
    第一節(jié)  龐巴維克簡歷
    第二節(jié)  資本論
    第三節(jié)  對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闡述
    第四節(jié)  時差利息論
    第五節(jié)  對馬克思學說的批評
  第三章 邊際主義學說在英國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埃杰沃斯的“契約曲線”
    第二節(jié)  威斯迪:《分配規(guī)律的協調》
  第四章 洛桑學派臺柱帕累托的經濟學
    第一節(jié)  帕累托簡歷
    第二節(jié)  關于經濟學的一般觀念
    第三節(jié)  以序數效用論取代基數效用論
    第四節(jié)  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第五節(jié)  一般經濟均衡論
    第六節(jié)  交換均衡理論
    第七節(jié)  生產均衡理論
    第八節(jié)  “帕累托最適度原理”
    第九節(jié)  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法則”
  第五章 美國:克拉克的邊際生產力論
    第一節(jié)  克拉克在邊際革命中的地位
    第二節(jié)  經濟學新三分法
    第三節(jié)  “經濟學一般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邊際生產力決定個人收入分配
    第五節(jié)  團體收入分配決定原理
    第六節(jié)  動態(tài)分析和企業(yè)利潤論
  第六章 瑞典:威克塞爾的理論貢獻
    第一節(jié)  生平簡歷
    第二節(jié)  經濟學的性質.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三節(jié)  對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闡述
    第四節(jié)  “非資本主義生產”及其分配
    第五節(jié)  “資本主義生產”及其分配
第四篇  馬歇爾創(chuàng)建新古典經濟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經濟學研究目的.對象與方法
    導讀:序言和導言
    導讀:第一篇  導言
    導讀:第二篇  若干基本概念
  第二章 消費需求理論
    概要
    導讀:第三篇  論欲望及其滿足
  第三章 生產供給理論
    概要
    導讀:第四篇  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
  第四章 供求均衡價值理論
    概要
    導讀:第五篇  需求.供給.價值一般關系
  第五章 國民收入分配理論
    概要
    導讀:第六篇  國民收入的分配
第五篇  新古典經濟學的發(fā)展和演變
  第一章 庇古:“福利經濟學之父”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福利經濟學》要點
    第三節(jié)  《工業(yè)波動論》梗概
  第二章 張伯倫的“壟斷競爭理論”
    第一節(jié)  壟斷競爭論的淵源
    第二節(jié)  宗旨與特點
    第三節(jié)  純粹競爭條件下的價值決定
    第四節(jié)  雙頭壟斷和寡頭壟斷條件下的價值決定
    第五節(jié)  “產品差別”與壟斷競爭
    第六節(jié)  產品差別條件下價格和“產品”調整
    第七節(jié)  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
    第八節(jié)  銷售成本(以廣告為代表)與價值論
    第九節(jié)  壟斷競爭論與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第三章 羅賓遜的“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第一節(jié)  定義.假設和分析工具
    第二節(jié)  壟斷均衡
    第三節(jié)  競爭均衡
    第四節(jié)  壟斷產量與競爭產量的比較
    第五節(jié)  價格歧視
    第六節(jié)  買方獨占
    第七節(jié)  一種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八節(jié)  剝削
    第九節(jié)  壟斷基礎上的分配論
  第四章 《通論》問世前的凱恩斯
    第一節(jié)  生平和著作
    第二節(jié)  “通論”前凱恩斯經濟思想概述
結束篇  自由放任主義的終結
  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危機
  舊觀念與新現實的沖突
  羅斯?!靶抡钡某晒?br />  《通論》:自由放任主義理論的終結
綜合參考文獻
主要著作及部分參考文獻
中英文人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