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政治經濟學是社會科學體系中的一門核心學科,是各門應用經濟學和經濟管理學科的理論基礎,它具有重要的科學、知識和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的重要意義,是由這門科學的特殊性質決定的。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沒有這種觀點,就不會有真正的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意義在于,它把社會的經濟關系從一般的社會關系中抽象出來作為自己的專門的研究對象,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揭示社會經濟過程的內在規(guī)律,從而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學好政治經濟學,一方面可以為認識社會經濟制度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另一方面可以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認識與分析社會經濟制度和資源配置方式的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為學習部門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奠定扎實的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為指導的,它是科學,而不是教條;是行動的指南,而不是包治百病的藥方。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是學習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從現實的經濟條件出發(fā),科學地說明社會經濟運動的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在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因此,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和學習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思想為指導,廣泛吸收和正確借鑒西方經濟理論和有關學科的優(yōu)秀成果,密切聯系世界和中國改革與發(fā)展的實際,不斷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在實踐中學習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還必須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深入學習和研究西方經濟學,一方面可以從中汲取其反映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的成分,豐富、充實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準確和科學地辨別其中錯誤的和不科學的東西,在對比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解和認識。本教材是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教研室根據中國人民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的教學要求而編寫的。張宇、陳享光制定了大綱,撰寫了大部分的章節(jié),并對全書進行了統(tǒng)稿和修改,陳耀庭、徐茂魁、于同申、邱海平、孟捷、宋利芳、劉明遠、胡霞、胡曙光、桑百川、謝富勝參加了編寫工作。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部分內容是在林崗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五”重點教材《政治經濟學》的部分初稿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得到了林崗教授的支持。對此,編者深表謝意。但是,對于書中的缺點和不足,則由本書的主編承擔完全的責任。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會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提出批評意見,以便我們今后加以修改和完善。編者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