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羅蘭·巴特晚期的一本代表作。作者以解構主義的思辨方式,在此嘗試了一種高度“發(fā)散性”的行文,作者擷取出人類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思辨反光鏡的折射下,結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不時給讀者一種閱讀的驚喜。這是一本無法用傳統體裁界定的奇書。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被認為是繼薩特之后法國知識界的領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華的散文家。他在符號、精神分析批評、釋義學、解構主義諸領域都有卓越建樹,對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響深遠。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作者在此嘗試了一種高度神經質的“發(fā)散性”行文,糅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這是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腥缫蝗f花筒:作者擷取出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結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作者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了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緒,剪不斷,理還亂。相形之下,以往的關于愛情、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發(fā)思”八股顯得迂腐、淺陋……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