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黃河治理與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增列專題研究成果。作者通過調曬研究、現場實測、資料分析和數學模型計算,對黃河入海流路演進規(guī)律和河口形勢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分析了渤海及黃河口附近海域環(huán)境、風場、水文狀況、海洋動力基本特征、最大渾濁帶及泥沙異得流形成機制,論證了利用海洋動力輸送黃河泥沙在工程技術上的可行性。同時,研究了利用黃河口河故道建設高水位分洪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分洪道的位置、線路和工程設施進行了布局和計算;建立了黃河下游河道及河口段數學模型,得出了在利用海洋動力等綜合治理工程條件下,現行清水溝流路還可行水100年以上的結論。本書不不僅為黃河口治理、國土資源規(guī)劃整治、石油勘探開發(fā)、東營海港建設、黃河三角注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建設、海岸防護、海洋灘涂開發(fā)、防洪減災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也可作為有關大專院校師生和科研剖門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