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概念與基本操作
1. 1 概 述
1. 2 “CAXA制造工程師V2”的界面
1. 3 坐標系
1. 3. 1 工作坐標系
1. 3. 2 創(chuàng)建工作坐標系
1. 4 視圖平面和作圖平面
1. 5 當前面
1. 6 草 圖
1. 6. 1 草圖與架線
1. 6. 2 草圖的繪制與基準面
1. 6. 3 草圖的編輯與修改
1. 6. 4 “架線”向“草圖”的轉換(即“投影”)
1. 7 常用鍵含義
1. 7. 1 鼠標鍵
1. 7. 2 回車鍵和數值鍵
1. 7. 3 空格鍵
1. 7. 4 功能熱鍵
1. 8 工具點
1. 9 空問點的輸入
1. 9. 1 絕對坐標的輸入
1. 9. 2 相對坐標的輸入
1. 9. 3 坐標表達方式
1. 9. 4 輸入坐標時使用函數表達式
1. 9. 5 “點工具菜單”鼠標捕捉輸入
1. 10 顏 色
1. 10. 1 當前額色
1. 10. 2 元素顏色修改
1. 10. 3 顏色設置
1. 11 層
1. 11. 1 當前層
1. 11. 2 圖層管理
1. 11. 3 線面層修改
1. 12 圖素的可見性
1. 13 視向定位
1. 14 查 詢
1. 15 拾取過濾設置
1. 16 系統設置
1. 17 文 件
1. 17. 1 當前文件
1. 17. 2 文件格式類型
1. 18 系統安裝
1. 18. 1 系統需求
1. 18. 2 系統安裝
1. 18. 3 系統運行
1. 19 本章小結
第2章 線架造型
2. 1 直 線
2. 1. 1 兩點線
2. 1. 2 平行線
2. 1. 3 角度線
2. 1. 4 切線/法線
2. 1. 5 角等分線
2. 1. 6 水平/鉛垂線
2. 2 圓 弧
2. 2. 1 三點圓弧
2. 2. 2 圓心_起點_圓心角
2. 2. 3 圓心_半徑_起終角
2. 2. 4 兩點_半徑
2. 2. 5 起點_終點_圓心角
2. 2. 6 起點_半徑_起終角
2. 3 整 圓
2. 3. 1 圓心_半徑
2. 3. 2 三點圓
2. 3. 3 兩點_半徑
2. 4 矩 形
2. 4. 1 兩點矩形
2. 4. 2 中心_長_寬
2. 5 橢 圓
2. 6 樣條線
2. 6. 1 插值方式
2. 6. 2 逼近方式
2. 7 點
2. 7. 1 單個點
2. 7. 2 批量點
2. 8 公式曲線
2. 9 正多邊形
2, 9. 1 邊_邊數
2. 9. 2 中心_邊數_內接(外切)
2. 10 二次曲線
2. 11 等距線
2. 11. 1 等 距
2. 11. 2 變等距
2. 12 曲線投影
2. 13 相關線
2. 13. 1 曲面交線
2. 13. 2 曲面邊界線
2. 13. 3 曲面參數線
2. 13. 4 曲面法線
2. 13. 5 曲面投影線
2. 13. 6 實體邊界線
2. 14 文 字
2. 15 曲線編輯
2. 15. 1 曲線裁剪
2. 15. 2 曲線過渡
2. 15. 3 曲線打斷
2. 15. 4 曲線組合
2. 15. 5 曲線拉伸
2. 16 線架造型實例
2. 17 本章小結
2. 18 練 習
第3章 幾何變換
3. 1 平 移
3. 2 平面旋轉
3. 3 旋 轉
3. 4 平面鏡像
3. 5 鏡 像
3. 6 陣 列
3. 7 縮 放
3. 8 本章小結
第4章 曲面造型
4. 1 直紋面
4. 1. 1 曲線+曲線
4. 1. 2 點+曲線
4. 1. 3 曲線+曲面
4. 2 旋轉面
4. 3 掃描面
4. 4 等距面
4. 5 導動面
4. 5. 1 平行導動
4. 5. 2 固接導動
4. 5. 3 導動線&平面
4. 5. 4 導動線&邊界線
4. 5. 5 雙導動線
4. 5. 6 管道曲面
4. 6 平 面
4. 6. 1 裁剪平面
4. 6. 2 工具平面(作給定長. 寬的平面)
4. 7 邊界面
4. 7. 1 四邊面
4. 7. 2 三邊面
4. 8 放樣面
4. 8. 1 截面曲線
4. 8. 2 曲面邊界
4. 9 網格面
4. 10 實體表面
4. 11 曲面造型實例
4. 12 本章小結
4. 13 練 習
第5章 曲面編輯
5. 1 曲面裁剪
5. 1. 1 投影線裁剪
5. 1. 2 等參數線裁剪
5. 1. 3 線裁剪
5. 1. 4 面裁剪
5. 1. 5 裁剪恢復
5. 2 曲面過渡
5. 2. 1 兩面過渡
5. 2. 2 三面過渡
5. 2. 3 系列面過渡
5. 2. 4 曲線曲面過渡
5. 2. 5 參考線過渡
5. 2. 6 曲面上線過渡
5. 2. 7 兩線過渡
5. 3 曲面拼接
5. 3. 1 兩面拼接
5. 3. 2 三面拼接
5. 3. 3 四面拼接
5. 4 曲面縫合
5. 5 曲面延伸
5. 6 本章小結
5. 7 練 習
第6章 實體特征造型
6. 1 拉伸增料
6. 2 旋轉增料
6. 3 放樣增料
6. 4 導動增料
6. 5 曲面加厚增料
6. 6 拉伸減料
6. 7 旋轉減料
6. 8 放樣減料
6. 9 導動減料
6. 10 曲面加厚減料
6. 11 曲面裁剪
6. 12 特征實體編輯
6. 12. 1 過 渡
6. 12. 2 倒 角
6. 12. 3 筋 板
6. 12. 4 抽 殼
6. 12. 5 拔 摸
6. 12. 6 打 孔
6. 12. 7 線性陣列
6. 12. 8 環(huán)形陣列
6. 13 構造基準平面
6. 13. 1 構造一個在某方向與平面(如特征樹中xy. yz. xz平面. 實體表面等)相距一定距離的基準面
6. 13. 2 構造一個過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基準面平面
6. 13. 3 構造過一張曲面和曲面上一點確定該點的切平面基準面
6. 13. 4 構造過一條曲線和曲線上的一點確定垂直于曲線的基準平面
6. 13. 5 構造過空間一點且平行于某一平面確定基準平面
6. 13. 6 構造過一條直線和空間一點確定基準平面
6. 13. 7 構造過空間不共線的三點確定基準平面
6. 14 草圖的標注和驅動(參數化)
6. 14. 1 尺寸標注
6. 14. 2 尺寸編輯
6. 14. 3 尺寸驅動
6. 14. 4 檢查環(huán)(草圖)是否封閉
6. 15 實體特征造型舉例
5. 16 本章小結
6. 17 練 習
第7章 數控銑加工基本知識
7. 1 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可實現的銑加工
7. 2 機床坐標系. 工件坐標系
7. 2. 1 機床坐標系與機床原點
7. 2. 2 工件坐標系與工件原點
7. 2. 3 絕對坐標與相對坐標
7. 3 工件的安裝與找正
7. 3. 1 安 裝
7. 3. 2 六點定位原理
7. 3. 3 定位基準的選擇原則
7. 3. 4 在機床上安裝工件的基本方式
7. 3. 5 安裝工件應注意的事項
7. 3. 6 工件的找正
7. 4 工序. 工步
7. 4. 1 工序劃分的方法
7. 4. 2 工序和工步順序安排應考慮的因素
7. 5 兩種銑削方式
7. 6 數控編程指令
7. 7 刀具半徑的補償與長度補償
7. 8 刀具軌跡. 刀位點
7. 9 對刀點及其選擇原則
7. 9. 1 對刀點
7. 9. 2 選擇對刀點的原則
7. 10 切削用量
7. 10. 1 “切削用量參數”說明
7. 10. 2 切削用量的選擇
7. 10. 3 切削用量選擇的一般原則
7. 11 進. 退刀
7. 11. 1 “進. 退刀參數”說明
7. 11. 2 進. 退刀方式的示意圖
7. 11. 3 退刀方式的選用
7. 12 刀 具
7. 12. 1 “銑刀參數”說明
7. 12. 2 加工刀具的選擇
7. 13 軌跡生成批處理
7. 14 后置處理
7. 14. 1 后置設置
7. 14. 2 生成G代碼
7. 14. 3 校核G代碼
第8章 刀縣軌跡生成
8. 1 平面輪廓加工
8. 1. l 平面輪廓加工參數
8. 1. 2 下刀方式參數
8. 2 平面區(qū)域加工
8. 2. 1 平面區(qū)域加工參數
8. 2. 2 下刀方式參數表
8. 2. 3 清根參數表
8. 3 參數線加工
8. 3. 1 參數線加工參數的說明
8. 3. 2 每行進刀方式
8. 3. 3 每行退刀方式
8. 3. 4 步長定義方式
8. 3. 5 行距定義方式
8. 3. 6 第一系列限制面
8. 3. 7 第二系列限制面
8. 3. 8 走刀方式
8. 3. 9 干涉檢查
8. 3. 10 加工余量
8. 3. 11 干涉余量
8. 4 限制線加工
8. 4. 1 限制線加工參數
8. 4. 2 每行進刀
8. 4. 3 每行退刀
8. 4. 4 行距定義方式
8. 4. 5 加工誤差
8. 4. 6 輪廓精度
8. 4. 7 加工余量
8. 4. 8 干涉余量
8. 4. 9 走刀方式
8. 5 曲面輪廓
8. 5. 1 走刀方式
8. 5. 2 拐角過渡方式
8. 5. 3 刀 次
8. 5. 4 行 距
8. 5. 5 輪廓精度
8. 5. 6 曲面余量
8. 5. 7 輪廓余量
8. 5. 8 干涉余量
8. 5. 9 輪廓補償
8. 6 曲面區(qū)域加工
8. 6. 1 曲面區(qū)域加工參數表參數說明
8. 6. 2 平行加工
8. 6. 3 環(huán)切加工
8. 6. 4 曲面余量
8. 6. 5 輪廓余量
8. 6. 6 島余量
8. 6. 7 干涉余量
8. 6. 8 曲面精度
8. 6. 9 輪廓精度
8. 6. 10 拐角過渡方式
8. 6. 11 行 距
8. 6. 12 輪廓補償和島補償
8. 6. 13 輪廓清根. 島清根
8. 7 投影加工
8. 7. 1 投影加工參數說明
8. 7. 2 曲面余量
8. 7. 3 干涉余量
8. 7. 4 曲面精度
8. 8 曲線加工
8. 9 粗加工
8. 9. 1 粗加工參數說明
8. 9. 2 下刀方式
8. 9. 3 清根參數
8. 10 鉆 孔
8. 10. 1 鉆孔參數
8. 10. 2 鉆孔位置定義方式
8. 10. 3 懸 掛
8. 10. 4 鉆頭參數
8. 11 等高線加工
8. 11. 1 等高線加工參數表參數說明
8. 11. 2 加工余量
8. 11. 3 加工精度
8. 11. 4 頂層高度
8. 11. 5 底層高度
8. 11. 6 每層下降高度
8. 11. 7 走刀類型
8. 11. 8 零件類型
8. 12 等高線補加工
8. 12. 1 走刀方式
8. 12. 2 拐角過渡方式
8. 12. 3 精 度
8. 12. 4 余 量
8. 12. 5 行 距
8. 13 本章小結
8. 14 練 習
第9章 刀具軌跡編輯
9. 1 參數修改
9. 2 刀位剪裁
9. 3 刀位反向
9. 4 刪除刀位
9. 5 插入刀位
9. 6 兩點間拾刀
9. 7 清除抬刀
9. 8 軌跡打斷
9. 9 軌跡連接
9. 10 軌跡仿真
第10章 刀具軌跡生成方法案例分析
10. 1 案例1:加工零件的內表面
10. 2 案例2:加工零件的上表面
10. 2. 1 繪制如圖10. 19所示零件(上表面為空間曲面)
10. 2. 2 利用限制線加工并使用刀位裁剪功能控制刀具軌跡干涉
10. 2. 3 利用第一系列限制面進行參數線加工
10. 3 案例3:加工典型弧形曲面
10. 3. 1 零件造型
10. 3. 2 利用等高線加工
10. 3. 3 利用等高線補加工
10. 3. 4 利用參數線加工(第二系列限制面的加工)
10. 3. 5 利用平面區(qū)域進行投影加工
10. 3. 6 利用曲面輪廓加工
10. 3. 7 利用曲面區(qū)域加工
10. 3. 8 利用限制線加工(用曲面區(qū)域加工作好的等距線. 直線等圖形)
附 錄
數控加工中工件原點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加工中心機床坐標設置與子程序調用的應用
平頭立銑刀在立式加工中心機床上銑削斜面時加工誤差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