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志華(又名管子華),男,漢族,江蘇無錫人,人民日報(華東分社)記者,中國通俗文藝學會會員。1951年11朋出生,“文革”結束后,就讀和畢業(yè)于華東師大中文系、復量大學新聞學院。除做新聞工作外,嗜好讀書、旅行,著有報告文學集《世紀傳真》等。本書是作者散文、隨筆、小品匯集。這是管志華同志的一本散文、隨筆、小品集。首篇《談談中年》,論及人到中年,“去享受生命的從容和韻律,去聆聽心靈的驛動和低語。” 管志華同志是個記者,他寫的這些這些文章都有報紙專訪的特點,文章不長,卻有一個令人難忘的特點,那就是“樸實、實在有物”。例如《“上海弄堂”會不會消逝》那一篇,既交代了上海弄堂的來歷,又寫到了上海弄堂的歷史沿革,還展望了弄堂的未來,讓今天生活在弄堂里的上海人或是生活在區(qū)環(huán)境中的讀者,都會有一種親切感。管志華的小品,給人樸實的同時,還很實際,很有針對性。那一篇《上海乘車經》讓人讀后,都會對當年擠公共汽車的上海人,露出會心的一笑。在眾多看似隨感而發(fā)的散文中,管志華會通過一系列的讀者感興趣的話題,道出他獨到的見解。即使是像《“清官”難敵“污吏”》,《朱元璋的“一口井”理論》這樣說古論今的讀史札記類文章,也能寫得給人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