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中、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知識結構和培養(yǎng)目標,根據信息時代對中等職業(yè)技術人才的要求,系統地敘述了文獻的手工檢索和信息的計算機檢索方法。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適應各行各業(yè)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本書在信息分析研究和信息的開發(fā)利用方面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通過本書的學習可使學生在掌握信息檢索方法的同時,學會開發(fā)和利用信息資源,具有"內容豐富、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適應面廣"的特點,對于提高中、高職院校學生的情報信息意識和文獻檢索能力以及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的資源都有極大的幫助。本書可作為各類中、高職院校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的教材或作為學生的自學工具,也可供圖書情報工作者參考使用。本書前言20世紀最大的科技成果,當屬小小的計算機,它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并且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21世紀最為壯觀的歷史現象就是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全球。信息的數字化,數字化信息的網絡化,網絡環(huán)境下海量信息的有序組織、存儲和檢索,將是我們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必須關注的前沿課題。人類社會已由工業(yè)化時代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已經和物質、能源并列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三大資源。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網使世界變成地球村,也使全世界各種文獻信息實現網上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信息意味著權力、機遇和發(fā)展,誰最先獲得了有價值的信息,誰就會在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為使中、高職院校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盡快掌握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信息檢索在科研立項、研究過程及成果鑒定工作中的作用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及參考學習習慣,具備一定的信息檢索技能和查詢能力,及時、準確、有效地獲取和利用各種信息,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fā)展,我們編寫了《信息檢索與利用》教材。考慮到本教材要在各級各類中、高職院校使用,因此在編寫過程中注重教材的通用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力求通俗易懂、簡便實用。重點強調了基本技能、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方面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為了使學生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在市場信息、企業(yè)信息等各類信息的研究方面做了較深入的探討。本教材共7章。第1章講述有關信息、傳統圖書館及數字圖書館的概念;第2章講述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第3章講述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第4章講述信息分析研究與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第5章講述一般文獻與特種文獻檢索;第6章講述文獻信息的計算機檢索;第7章講述信息檢索在參考學習中的應用。每章都附有復習思考題和檢索實例。本書由遼寧省本溪電子工業(yè)學校王榮老師主編,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韓滿林老師主審,第1章由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李志濤老師編寫,第2章由北京市電子工業(yè)學校蔣鳴雷老師編寫,第3章由江蘇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萬蘇文老師編寫,第5、6章由江蘇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楊勇老師編寫,第4、7章由遼寧本溪電子工業(yè)學校王榮老師編寫。全書由王榮老師統稿。對于本教材存在的問題,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