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區(qū)域國別史歐洲文明的進程

歐洲文明的進程

歐洲文明的進程

定 價:¥22.80

作 者: 陳樂民,周弘著
出版社: 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18274 出版時間: 200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尺度。古希臘、羅馬只是歐洲的文化之源,城邦革命、中世紀、宗教革命、文藝復興……歐洲聯(lián)盟,從政治、經濟、精神上看歐洲的進步,“從文明史的觀點看歐洲”,這或許是作為“幕后的看客”的我們所能做到。

作者簡介

  陳樂民193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著述舉要;《戴高樂》、《戰(zhàn)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撒切爾夫人》、《東歐巨變和歐洲重建》,《戰(zhàn)后英國外交史》(主編)、《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譯者)、《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冷眼向洋——百年風云啟示錄》(合著)、《陳樂民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散文集:《文心文事》、《學海岸邊》(與資中筠合集)、《書巢漫筆》、《臨窗碎墨》。周弘1952年生,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曾任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編著有:《福利的解析》、《國外社會福利制度》(主編)、《對外援助與國際關系》(主編)、《歐洲發(fā)展報告》(1997~2001)(主編)等。

圖書目錄

    再版自述
   序言:我們眼中的歐洲文明
   關于文明
   從文明史的觀點看歐洲
   關于本書的一點說明
   第一章歐洲文明之源
   希臘:精神和智慧
   羅馬法與羅馬文明
   基督教的傳播和羅馬帝國的瓦解
   第二章中世紀(一)
     ——歐洲文明的制度萌芽
   歐洲封建制及其歷史意義
   中世紀的商業(yè)文明與商業(yè)擴張
   封建制的衰落與君主制的興起
   第三章中世紀(二)
     ——基督教文明及其擴張
   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
   中世紀的基督教教會與十字軍東侵
   基督教與新時代
   第四章“民族國家”
     ——近世歐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在進入主題之前的說明
   泛說“民族國家”觀念
   近代政治學的創(chuàng)始人: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
   從黑格爾國家學說看歐洲
   歐洲東部:首先是民族解放
   第五章“歐洲觀念”
     ——近世歐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二
   “歐洲觀念”(Idea of Europe)的三個來源
   圣-皮埃爾關于“歐洲聯(lián)盟”的構想和盧梭的評論
   康德的歷史哲學
   “歐洲觀念”在十九世紀
   第六章思想解放
     ——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
   告別中古:文藝復興
   向教會權威挑戰(zhàn)
   十七世紀,沉思的世紀
   啟蒙運動:理性之光
   第七章革命
   荷、英革命
   法國革命
   英、法革命的比較
   1848年革命
   1871年“巴黎公社”
   第八章無商不富
   商業(yè)的重要性
   “商業(yè)帝國”尼德蘭
   英國式的“重商主義”
   法國:“重商主義”的重鎮(zhèn)
   第九章工業(yè)化、科學與近代歐洲
   “工業(yè)革命”與近代歐洲
   從蒸汽機開始
   科學與近代歐洲
   第十章十九世紀的歐洲政治
   歐洲俯瞰
   歐洲的民族主義
   殖民帝國
   英國的經驗和歐洲民主
   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思潮
   第十一章昨天的歐洲
   二十世紀的歐洲是各種近代
   政治理論的“實驗室”
   理性與經驗結合的產物:當代歐洲文明的創(chuàng)舉
   第十二章歐洲與世界
   引言
   歐洲文明在歐洲空間的流動
   歐洲文明走向印度洋
   歐洲文明與日本
   西亞、非洲、拉美
   從“歐洲文明”到“歐美文明”
   第十三章歐洲與中國
   中西文化各自的歷史背景
   中西文化的不同“思想底格”
   “全球化”進程中中西文化的態(tài)勢
   比較和超越比較
   中國從何時開始落后于西方
   結束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