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展讀古籍,回顧到五胡亂華后的南北朝史時,也許會直覺地認為衣冠既已南渡,則中華歷史文化的重心,將完全落在“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建康城上。至于北方,既然陷入異族的控制下,必定是籠罩在一片胡風蠻雨之中,在文化的程度上,絕對無法和人文薈萃的江南相提并論。如果用這種偏狹的眼光來看南北朝史,必然無法掌握到中華民族大融合的來權去脈,也無法了解大唐文化為何如此燦爛奪目的原因。事實上,在歷史的演進中,北朝文化這股巨流的注入,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只要我們一翻開楊衒之的這本《洛陽伽藍記》,一定會很快地將歷史視野調整過來。因為我們在這本書中,發(fā)現到北魏鮮卑族,不但將荒廢已久的洛陽城,重新建造成一座中國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都場面,并且在城里的各項活動中,更展現著極為繽紛生動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