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自序
第一篇
清涼心與實現(xiàn)的生活
第一章 自我的醒覺
一、現(xiàn)實我——依他起性所產生
的我相
二、理想我——遍計所執(zhí)性
所產生的我相
三、真我——入圓成實性的真我
四、自我的醒覺
(一)禪悟的醒覺
(二)華嚴的醒覺
(三)凈土的醒覺
五、自我的困境與出路
(一)追求別人的稱贊
與關懷
(二)苛責與批評
(三)放棄自我肯定
(四)侵略性
(五)醒覺是精神生活的
出路
第二章 意識與業(yè)力之凈化
一、煩惱障——了別和思量兩種
意識所產生的困擾
二、所知障——法執(zhí)的意識阻礙
慧性的開展
三、業(yè)力之凈化與實現(xiàn)的
生活
第三章 醒覺與實現(xiàn)的生活
一、醒覺
(一)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實現(xiàn)自己
(二)了解別人·接納別人
寬容別人
(三)明白事理·承擔是非
事事無礙
(四)落實于生活·放下妄念
精進圓滿
二、實現(xiàn)的生活
(一)自我控制及生活習慣
(二)肯定性——平直心與定
(三)創(chuàng)造性——世間法的
智慧
第二篇
菩提行與精神法界
第四章 倫理的精神法界
一、佛教的人文倫理
二、信仰與精神生活
三、邁向莊嚴的精神法界
(一)崇高的希望和愿力——
十住
(二)涵養(yǎng)倫理的實踐能力
——十行
(三)實踐大乘菩薩上弘下化
的襟懷——十回向
四、入精神法界的進階——十地
菩薩
(一)平等地——布施波羅蜜
為最勝
(二)善慧地——戒波羅蜜
為最勝
(三)光明地——忍波羅蜜
為最勝
(四)爾焰地——精進波羅蜜
為最勝
(五)慧照地——禪波羅蜜
最勝
(六)華光地——般若波羅
蜜最勝
(七)滿足地——方便波羅蜜
最勝
(八)佛吼地——愿波羅蜜
最勝
(九)華嚴地——力波羅蜜
最勝
(十)法云地——智波羅蜜
最勝
第五章 中觀的生活智慧
一、精神生活的“四依”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義不依語
(三)依智不依識
(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二、中觀的生活智慧
(一)不生亦不滅
(二)不常亦不斷
(三)不一亦不異
(四)不來亦不去
第六章 信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