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Windows是廣泛應用的應用程序開發(fā)平臺之一。自從1990年5月發(fā)行Win-dows3.0以來,一些軟件開發(fā)的公司已提供了上千種的Windows應用程序。與此同時,Mi-crosoft公司已通過使Windows更穩(wěn)定和擴展的Wind0ws編程API來增強Windows平臺。Windows3.1在Windows系列產品中對數據處理表現突出。本書討論了WindowsAPI擴展的四個方面:動態(tài)數據交換管理庫(Dynamic Data Exchange Management Library(DDEML))、對象鏈接與嵌入(Object Linkingand Embedding(OLE))、剪貼板(Clipboard)和動態(tài)鏈接庫(Dynamic Link Library)。0.1概述本書是為想學習DDEML和OLEAPI的Windows程序員而編寫的。為了能讓初學Win-dows編程也能嘗試進行DDEML和OLE程序設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先介紹了一般的Win-dows程序設計技術,第二部分以后的例子集中討論了DDEML和OLE編程技術。該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五章,介紹了一般的Windows程序設計技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各包含四章,第四部分包含二章;第五部分包含五個附錄,提供編程的參考信息。第一部分介紹Windows程序設計技術。第一章介紹如何啟動BorlandC十+。第二章討論Windows程序設計的概念。第三章介紹Windows的編程工具。第四章闡述設計Windows應用程序的方法。第五章具體介紹如何編寫Windows應用程序。第二部分講DDEMLAPI。第六章為DDE和OLE的概念,復習基于消息的DDE和DDE協議。第七章到第九章通過使用應用程序例子來詳述DDEMLAPI。第七章以使用DDEML服務器應用程序的例子來作為討論的焦點。第八章通過給出的DDEML客戶應用程序來論述DDEML程序的客戶/服務器循環(huán)。第九章講述擴展DDEMLAPI作為監(jiān)視應用程序。第三部分討論OLE。第十章講概念,介紹了開發(fā)OLE應用程序的基本結構和過程。第十一章列舉了OLE服務器應用程序的例子。第十二章是OLE客戶應用程序的例子。第十三章介紹開發(fā)OLE對象的處理程序。第四部分介紹動態(tài)數據交換的另外二種方法:剪貼板和動態(tài)鏈接庫。第十四章介紹剪貼板的程序設計。第十五章討論了動態(tài)鏈接庫的設計。第五部分是附錄。附錄A給出了OLE和DDEML的使用。附錄B、附錄C和附錄D列出WindowsAPI涉及DDE、剪貼板和OLE中的函數和消息。附錄E介紹中文Microsoft Wind0ws3.1的安裝、啟動和退出,以便讀者設計中文的應用程序界面。本書提供程序例子以全面展示DDEML和OLE的應用程序。每章的最后總有連續(xù)好幾頁的大程序,這種情況對于OLE應用程序更是常見。從讀者的觀點出發(fā),更愿意閱讀有眾多注釋的代碼;但從實用的觀點出發(fā),不能篇幅太大,從而只能省略大量注釋;因此,本書的代碼明顯地比注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