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詩經(布面精裝 彩圖珍藏…
02群經平議(上下冊)
03細讀論語
04十三經導讀(上卷)
05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
06禮記注(全二冊)
07儀禮章句
08菜根譚(傳世名篇)
09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
10論語譯注
賈海生 著
《儀禮要義》,中華禮藏?禮經卷?儀禮之屬之一種。 \n《儀禮要義》五十卷,…
可購
[春秋] 孔子 著,王宏義 譯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于…
張濤 編
《周易》為群經之首,是我國現(xiàn)存*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
顧永新 著
經學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核心和根基,作為其知識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經學文獻可謂…
彭吉軍 著
《《論語》話題結構研究》以原型性話題理論為背景,對《論語》話題進行專書研…
陳絅 整理,愛新覺羅·毓鋆 口述
本書是根據毓老師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臺北天德黌舍、奉元書院講授…
黃甜甜 著,廖名春 編
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真精神/國學經典真精神五經系列叢書》,嘗試在不同專題下…
[春秋] 孔子 著,李楠 譯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與思想的記錄,共二十…
王長華 著
《詩經》是*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对娊洝穬取?/p>
陳望衡 著
《周易》的基本觀點是“唯變所適”?!斑m”不是消極的適,而是積極的適,在適…
劉松來 編
《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
竇懷永
《歲時廣記(外六種)》主要內容包括歲時廣記,賞心樂事,月令解,養(yǎng)生月覽,…
《周禮》主要匯集周王室官制和戰(zhàn)國時期各國制度。
上海文化出版社 編
本套圖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流傳甚廣的三種情詩——《詩經》《小山詞》《花間…
張東 校,梁寬 等注
《新編學生國學叢書》囊括了“國學”之精粹。選注者中不乏葉圣陶、茅盾、鄒韜…
盧福咸,余祖坤 校,繆天綬,茅盾 注
《詩經 楚辭/新編學生國學叢書》就是該叢書中的其中一本。《詩經 楚辭/新編學…
劉松來 編,周洪 注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典,到南宋時已經形成。分別是《詩經》《尚書》《周…
關婷月,尹紅,楊陽 繪,張衛(wèi)國 譯
《禮記選譯(漢緬對照)/東方智慧叢書》精選《禮記》中89則名句佳段,并作緬…
韓東坡 著
國學經典,儒家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原典薈萃,中國人的精神基石,東方文化的集大成…
阮元 著
四部要籍選刊·經部之一種。以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刻本(即阮元刻本…
田英章 書寫
田英章先生擁有極高的書法造詣,他博學古法,諸體兼修,尤擅楷、行。特別是他…
于春海 譯
《易經》被尊為“六經之首”,尊享著無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經典中,《易經…
張南峭 注
《詩經》是我國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
楊伯峻楊逢彬 著
《論語》是漢初學習者的推薦閱讀書,自漢代以來,便有許多人注解。而楊伯峻、…
[明] 徐光啟 撰,朱維錚,李天綱 編,鄧志…
“徐光啟全集”由著名學者和徐光啟研究專家朱維錚、李天綱主編,此次整理在原…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度宀亍肥珍涀韵取?/p>
《監(jiān)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漢何休注,佚名疏,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嘉慶…
鄧球柏 著
暫缺簡介...
楊軍 著
本叢書既不是注釋本,也不是白話本,而是對經典原文含義及啟示的深入解讀。叢…
陳國勤 著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進步,跨文化交流成為中國文化經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詩…
趙婧
相對于經學成就輝煌的漢、宋兩代,魏晉是經學的“中衰時代”。然而,這一時期…
聶石樵 著
《楚辭》是中國文學浪漫精神的奠基之作,與《詩經》共同構成中國文化的源頭,…
祝敏徹 等 著
《詩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
楊穎育 著
書稿從政治、經濟、學術自由和科學技術進步四個方面爬梳了《孟子》 在西方世…
北京大學出版社 編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收錄自先秦至清朝…
焦玉萍 編
孔子的人格與思想,輝耀了中華文化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論語》集中展現(xiàn)了他…
高小方 著
《論語通解》是作者整整40年研讀《論語》的心血結晶。正文每字都注上漢語拼音…
施忠連 編
《四書五經鑒賞辭典》初版于2005年,2013年推出新一版。第三版以前兩版為基礎…
張南峭 編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
王祎,馮威 著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