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謂的亞洲價值觀,實質上是以儒家文明為主體的價值觀,本書所論的新加坡政治,在一定意義上也可視為儒家王道政治在當代獅城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呂先生從儒家文化的角度,以自己對儒家文化理解之深、理解之透徹,寓之于對新加坡政治的詮釋中,構成了他心目中的亞洲價值觀。呂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儒者,有著深厚的儒家情結。對自己的民族有信心,肯定要培養(yǎng)文化自信力。我們有多少自信呢?幾百年積貧積弱,主流知識分子基本上沒有根源感,蔑視傳統(tǒng)文化。而此書中呂先生的話語都滲透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秉著對儒家文化的體驗和感悟,而執(zhí)著于理性的思想梳理;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的求索,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尋求文化融匯、重構的結合點。儒家文化的當代意義和中國政治的未來走向,是呂先生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新加坡政府的治國之道,則是他1996年擔任東南亞政治與行政的教學以來一直關注的課題。 1999年他到北大訪學后,在為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研究方向冥思苦想中,上述問題的思考與上述課題的關注的相互碰撞使他產生了撰寫本書的構想。這本書凝聚了呂先生五年的心血,其中引經據典,參考了大量文獻,對有關亞洲價值觀的論爭,作了廣泛和深入的分析。書中記載了他求索學術文化的心靈歷程,也折射出他對現(xiàn)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思考的心靈歷程。書中內容有亞洲價值觀的闡釋;實用理性;中和思維;家庭為根;以德治國;以民為本;好政府;高薪養(yǎng)賢,厚祿養(yǎng)廉;管得嚴;負責任的媒體自由;強人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