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又稱牌樓,古名綽楔,是一種中國特有的門洞式建筑。盡管牌坊既不能居家住人,遮避風雨,又不能供祭神佛,祈求福祉,并無什么實用價值,而且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講,牌坊又只是中國古典建筑中的"小品"。然而,由于牌坊不僅具有與眾不同的外觀形態(tài)、獨具一格的審美價值、多種多樣的社會功能,而且具有古老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極為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千百年來,不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牌坊都被公認為是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征,被視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華夏文明的一個典型標識,成為代表古老中華文化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僅在中華大地上到處可見牌坊的身影,而且當我們邁出國門、遠涉重洋后,在世界各大洲有華人或華人后裔聚居的地方,同樣也可常常看到,牌坊被作為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形象化標志,高高地矗立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上。